4月29日,中国银行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截至2025年3月末,集团资产总额为3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负债总额为33.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4%,业务规模平稳增加。实现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税后利润586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544亿元,财务效益保持稳健。净息差1.2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66%,净资产收益率(ROE)9.09%,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26.17%,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
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力度,量质并重提升处置成效,截至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25%,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197.97%,资本充足率17.98%,风险抵补合理充足。
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在全力支持扩内需促消费方面,该行围绕消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出台《中国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持续推进“万千百亿”惠民行动,深耕客户家装、家具、家电等场景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62%。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中国银行完善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1+N”方案体系,实现对各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措施全覆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226亿元,增幅7.46%。在支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2624亿元,增速10.49%。持续加大涉农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696亿元;重点帮扶县域机构贷款较年初增长5.63%。在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方面,中国银行累计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59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其中多家客户在中银证券开立专用证券账户,集团内联动效果显著。此外,中国银行扎实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与全国18个试点城市全面达成基金合作意向,在7个城市设立9只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认缴规模合计79亿元。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房贷投放力度,一季度贷款投放量同比增长13.45%。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聚集“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科技金融方面,持续提升产品服务适配性。截至2025年3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702亿元,增速29.82%。授信客户达到11.33万户,较年初增长10.04%。“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综合化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资金超过7200亿元。绿色金融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超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0%。承销境内外绿债发行规模分别蝉联银行间市场第一、中资同业第一。在全国碳市场购买首批签发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普惠金融方面,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7.63%、38.07%,惠及165万普惠型小微企业经营主体。为超过4.4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6500亿元。养老金融方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服务体系。发行“中银·中铁银通第三代社保卡”,实现国内首创社保卡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功能。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上线。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企业年金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2万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余额领跑同业。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完成10家试点分行推广应用数字化营销平台,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9856万户,同比增长9.38%,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