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2025-11-01
证券代码:601965 证券简称:中国汽研 公告编号:临2025-05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或“公司”)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五)15:00-16:00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
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召开了 2025 年第三
季度业绩说明会。2025 年 10 月 25 日,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披露了《中国汽研关于召开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5-046),现将此次业绩说明会召开的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2025 年 10 月 31 日,公司董事长周玉林先生,董事兼总经理刘安民先生,
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黄延君先生,独立董事金锦萍女士出席了本次业绩说明会。公司就 2025 年前三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后续规划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二、本次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请问公司对汽车电池以后的环保处理问题有什么方向或长远规划?
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后的核心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两大方向。梯次利用主要是当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无法满足续航、功率等核心需求后,因其仍保留一定的剩余容量,转用于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场景,实现“降维使用、延长生命周期”。当电池剩余容量较低或存在安全隐患时,会进入回收再生环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取其中有价金属和材料,实现资源循环。中国汽研目前正依托“新能源退役电池绿色供应链技术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并开展电池梯次利用的检验检测工作。
2.请问公司为啥今年增速明显放缓了,如何看待后续发展?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24 亿元,同比降幅 1.14%。主要因
公司优化产业板块资源配置,加速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主动退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专用车业务,装备制造业务整体下降明显,实现收入 2.75 亿元,同比下降 39.70%。公司核心主业汽车技术服务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实现收入27.49 亿元,同比增长 5.62%,但增速较往年同期略有下滑。我国汽车行业已逐渐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向全产业链传导,在此背景下汽车技术服务行业市场价格同样受到挤压。但从中长期看,行业整体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技术升级的推动下将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演进。后续,公司将加强创新业务布局,加快技术服务模式革新与业务结构优化,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需求黏性;深化大客户战略,构建区域管理网络,强化核心客户产业链战略协同,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加强技术前瞻布局与研发投入,重点攻坚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壁垒;构建国际化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国际汽车标准研究,持续提升国际市场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3.公司三季报研发投入明显增加的原因,以后趋势怎样?
公司坚定不移贯彻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技术驱动塑造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瞄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国际化”发展新趋势,持续完善服务能力,构建了具有中国汽研特色的科技创新技术体系,以“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为引领,在产品维度着力打造“技术服务、数据应用、装备工具”三类产品,同时聚焦“测评、算法、控制”三大根技术,夯实技术创新的底层基础,紧跟车企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以来,公司牵头完成的多个项目荣获行业认可,获得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内的 20 余项奖项。未来,公司将持续瞄准汽车低碳、智能、网联、数字、共享发展趋势,通过机制创新、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培育、项目孵化、国际合作等举措,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公司成为标准制定、数据应用、装备推广的科技平台公司提供科技支撑。
4.今年发布的 L2 强标的最新进展,征求意见结束了吗?公司现有的检测能力和场地资源能否满足 L2 标准的检测要求,资质是否齐全?
2025 年 9 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组合
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的征……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