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5-10
证券代码:601965 证券简称:中国汽研 公告编号:临 2025-027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构建和谐高效的投资者沟通交流平台,增进投资者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汽研”)2024 年年度及 2025 年第一
季度生产经营、战略执行等情况的了解,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9 日在重庆举办了
投资者沟通交流会。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调研时间:2025 年 5 月 9 日
调研方式:现场交流
调研机构名称(排名不分先后):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冠达泰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万泰华瑞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鑫巢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接待人员:
公司董事长周玉林,董事、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安民,总会计师黄延君,总法律顾问抄佩佩,检测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宫宝利,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鲍欢欢,
公司智驾测评专业工程师黄俊富。
二、交流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概要
1、车企在选择检测机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公司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回复:车企在选择检测机构时,主要考虑机构的资质能力、资源平台、行业影响力、合作基础、历史合作关系、科研能力、属地化服务能力、产品价格、服务水平等综合因素。在汽车“新四化”趋势下,汽车产业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格局等都在发生变化,检测机构也在加速技术转型,由传统法规符合性检验检测逐步向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新技术研发与测试方向转变。
中国汽研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技术服务第三方机构,是国内最早获得法规检测资质的机构之一,也是较早开展汽车技术服务的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测试服务经验和产品开发能力。近年来,公司瞄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国际化”发展新趋势,持续完善服务能力,围绕汽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从汽车开发、测试、认证、测评、品宣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效帮助车企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在行业保持技术优势并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培育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公司作为第三方测评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第三方测评,形成了系列品牌,在企业和消费者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力,为公司更好地开拓技术服务市场,更好地为车企品牌赋能提供助力。同时,公司坚持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主业和战略新兴业务,强化客户合作与市场开拓,持续推进属地化能力布局,除重庆本部外,在华南、华中、华东和华北等地区都建设了分支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属地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构建了良好的客情关系。
2、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燃油车新车开发需求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环保排放相关业务目前开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回复:汽车电动化确实对排放业务带来一定影响,近一两年全国汽车排放测试业务整体市场规模略有下滑,但新能源车型中混合动力汽车仍需进行排放测试。此外,传统燃油车仍将与新能源汽车长期共存,目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欧七排放标准已正式发布,我国也正筹划开展下一阶段排放标准的研究工作,新的排放要求将为环保排放业务带来新的业务需求。
近年来,公司在环保排放领域积极构建新能力、拓展新业务,目前已成功推出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和“双碳”领域服务产品。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在国际交通医学会指导下,基于国内外先进标准,通过整合汽车、医疗、通信等行业研究资源,结合汽车消费者实际用车需求,制定了关于车内健康测评体系。目前公司已连续多年开展汽车健康性能测评研究与发布,助力消费者选车用车,并联合行业协会开展中国汽车环境与健康高峰论坛,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在“双碳”领域,公司已开发出了汽车“双碳”领域服务产品,在碳排放核算、绿色低碳测评、绿色低碳……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