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学习胖东来”后,永辉超市亏损持续扩大。
截至今年9月30日,永辉在全国共450家门店,现存调改已开业门店共计222家,“胖改”进度接近一半。
但调改提速的同时,公司亏损也在扩大。
10月30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SH)披露最新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24.34亿元,同比下降22.21%;净亏损7.1亿元,与去年同期(净亏0.78亿元)相比亏损激增8倍。
边调改边关店
10月13日,永辉超市首次以发布会形式官宣“国民超市品质永辉”的新定位。公司新任CEO、全国调改负责人王守诚表示,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未来调改将重点聚焦“人”与“商品”,从高质量横向调改向精细化深度升级。
与上述“美好愿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下的经营困境。
面对业绩下滑,永辉超市解释,一方面由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习惯改变、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公司客流、客单出现一定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
从去年5月开始首家门店调改至今,永辉超市已从“新手期”转向“熟练期”,第三季度实际调改速度比原先规划的“日均一家”更快。调改过程中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经营情况持续承压。
另据10月29日召开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司在第三季度关闭104家门店,由此产生6.12亿元损失。一边调改一边关店,导致永辉超市第三季度净亏损就接近4.7亿元,占前三季度总亏损的66%。

亏损将持续
事实上,永辉的亏损困境已持续多年。
2021年—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超95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永辉超市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8.96%,同比上涨2个百分点,远超行业均值(51.92%)。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永辉的“胖改”计划仍在推进。
今年3月,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曾表示,计划到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这也意味着,永辉超市短期盈利难题将持续。
公司CFO吴凯之也曾在中期业绩会上打过“预防针”,由于调改转型,今年公司整体营收额将低于去年(786.4亿元),盈利水平将在第四季度会出现明显好转,但全年将继续承压。

水芙蓉摄
为支撑调改与运营,永辉超市不得不向外寻求“输血”。
7月底,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39.92亿元,资金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10月30日晚间,永辉超市披露公告,公司收到上交所通知,对报送的定增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这场调改对永辉超市来说是一场漫长的“刮骨疗毒”式转型。市场更关注,“胖改”什么时候才能帮助永辉超市真正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部分券商的观点,其有望在2026年—2027年逐步走出改革深水区,明年所有存量门店调改完成后有望减亏,预计到2027年才能开始释放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