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疾呼:永辉高管岂能漠视股东利益?36亿股权交割款流失背后的管理危机2025年
散户疾呼:永辉高管岂能漠视股东利益?36亿股权交割款流失背后的管理危机2025年10月,永辉超市与万达商管36亿股权纠纷持续发酵,散户股民的愤怒已达沸点。这场始于2018年的投资决策,因万达商管IPO失败触发对赌条款,导致永辉超市被迫向大连御锦转让股权,却遭遇三期款项共计12.92亿元违约。更令投资者心寒的是,面对巨额资金流失风险,永辉高层至今未采取有效追诉措施,内部管理漏洞暴露无遗。一、投资部门风险失控:36亿投资沦为"无底洞"永辉投资部门在2018年斥资35.3亿元收购万达商管股权时,未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当万达商管IPO失败触发回购条款后,永辉不仅未要求担保方王健林提前履约,反而在2024年7月主动调整付款方案,将八期支付延长至十期,第三期款项从7.92亿元骤减至2亿元。这种"妥协式追债"暴露出投资部门对商业风险的严重误判。二、追诉措施形同虚设:资金暴雷风险敞口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10月,第四期3亿元款项再度违约,永辉虽宣布启动仲裁程序,但未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对比行业惯例,在债务人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时,企业通常会在协议中设置"加速到期"条款并立即冻结资产。而永辉高层迟迟未采取强制措施,导致大连御锦得以继续转移资产。三、内部治理亟待革新:问责制与评估体系双缺失根据永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内部问责制度》,决策层需对重大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但面对36亿应收款违约,公司仅发布公告"表示遗憾",未启动任何问责程序。更严峻的是,其对外投资评估仍沿用2019年修订的旧规,未建立三级风控体系——既无第三方机构尽调,也未设置股东大会特别决议程序,导致类似"无脑投资"反复上演。散户的疾呼绝非空穴来风。当36亿股权交割款化作泡沫,当内部管理沦为"纸面文章",永辉超市亟需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重构风控体系。唯有将股东利益置于首位,方能重获市场信任。$永辉超市(SH601933)$$万达酒店发展(HK|00169)$王健林,还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