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SH601901)$ $证券(BK0473)$ $中国平安(SH601318)$

调仓到方正满两个月了,随着三季报披露近期有不少人又开始讨论方正了,那我也闲聊一下。
1:三季度北向资金减持了大金融内的个股,如果你认为这是GJD绕道控盘那可以忽略,如果不是呢?那说明他们对行情存在极大的误判,保险,银行在10月都出现了10%以上的板块拉升,所以辩证的从两头看待,无论是哪一种,目前的券商板块都存在“错杀”的机会。

2:解释完北向减持,回头再看待信达的减持,那就更好理解了,优异业绩下顺应规则,开展了年中分红,参考信达过往的拟减持的金额,业绩提升后派发的利润分红(行业股东回报计划),几乎可以覆盖之前拟减持的金额,那减持这件事就不需要摆在桌面上了,为什么如此肯定???减持要扣税,分红则无非扣税,这相差可不小。
3:方正从去年年底开始业绩“惊天”逆转,一季度开始各项业务稳定大增,你要说没有平安资管的加持,我是怎么样不会相信的,这种600亿市值的公司,业绩近乎成几何增长(三季度已经为上市后的历史最佳),平安资管功不可没,而场外的机构公募们在观察了三个季度稳定的业绩增长后,需要对方正证券的业绩和估值做一个全新的判断,一季报前机构研报预测25年全年28亿上下,二季度后机构预测调高至38-41亿,从10月份的成交量,及后续的延展来看,他们又要重新提高预测值,25年全年有望达到53亿以上去看了,这样的增速是公募必须配置的,由此可预见后续即使行情震荡,方正的底部也会慢慢抬高。(三季报后目前一家研报都没发出来,都再想着怎么不继续被打脸么?)
4:走势及融资盘及etf资金的拆解,9月走势略弱于证券板块,但同时出现持续放量,如不是10月国庆,月K线则是继续放量的,11月开始5/10/20月线都会开始走高,随着业绩带来的估值重估,应该会快速突破今年的高点。

而拆开eft资金可以看到,百分比提升了1%多,和行业etf流入资金成正比,显示行业正在被不断增持。

而融资盘数据更为直观,主力流出越猛,融资盘流入越多,为什么?这里又存在两种辩证的拆解。
第一种:量化加速入场方正,参考东方财富,成交量放大则每日融资买入和融资卖出增加,成交量减少则每日融资买入卖出减少,不同的量化需要足够的筹码去嵌入不同的模型,因此不断买入。
第二种:GJD参与入场,参考中信证券的每一次主力大幅度卖盘流出,次日融资盘均出现大幅度买入,以此为筹码的对冲,完成个股及板块的控盘效果。
所以两种情况也可能同时存在,所以造成了如此大幅度的增加。

无论是融资盘还是etf基金,亦或是我认为的后续公募加速入场,都会进一步的缩减流通盘的筹码,让方正证券走势更加稳定。
5:资产的变现,25年内资产处置事项接近尾声,预计方正证券将收回现金超过20亿元,一些有价无市的烂帐变现后,相当于为公司带来20亿按2%的年利润收入(发债的利息),如果投入自营业务那对利润贡献就更多了(本身也是投资的钱,再投入自营更合理)。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主营以外的资产变现后,方正财务洗澡接近尾声,造血功能也全面开启。
6:合并的各种瞎想,首先肯定排除甩卖方正,当下降息周期里,没有比保险券商更好的“理财商品”,可以称之为“一鱼两吃”税收分红两不误的好东西,加上前面的三点,平安资管改革带来的业绩高增,无论从净资产还是市值上面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慢慢体现,拖下去只会徒增交易成本,但对于平安集团来说,多花几十亿也就是报表里的投资收益小波动而已,可以忽略不计,唯一的问题就是给到哪个地方做税收拿补贴了。
综上所述,在平安资管带领下方正证券已经完成换血到造血到现在开始“疯狂长肉”的阶段,平安集团应该加速完成一切手续,把方正证券接回家,不然随着净资产的大幅度增长,后续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方正证券的业绩反转已经得到验证,证券行业etf持续流入,融资盘持续流入,北向资金不排除回马枪流入,那会更加积极,股价会慢慢抬高走趋势波段。
所以看了这篇文章钉子户们,《同人于郊,无悔。》即使重组久久未落地,但业绩的反转先一步到来了,就不要带着懊悔和抱怨了。我们股价上见真章吧。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