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调仓曝光:邓晓峰减持紫金,冯柳再减海康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披露,一批百亿级私募的持仓动向浮出水面,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最受瞩目的动作来自高毅资产的两位明星基金经理:邓晓峰大幅减持紫金矿业,其管理的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退出股东名单,另一产品也减持1860万股,持股降至1.8亿股,持股市值约53亿元;与此同时,冯柳继续减持海康威视5800万股,持股数量降至2.8亿股,持股市值达88.26亿元,这已是其连续第四个季度减持该股。
此外,睿郡资产董承非则选择加仓,旗下三只基金合计增持扬杰科技至1095.98万股,持股市值达7.62亿元;重阳投资新进海通发展,瓴仁私募则建仓中策橡胶。这些调仓背后,既有对高景气赛道的布局,也有对已有收益的兑现。
紫金与海康:基本面强劲下的“高位减磅”
从财报数据看,被减持的两家公司业绩并不弱。紫金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归母净利润高达378.64亿元,同比增幅达55.45%,且年初至今股价涨幅接近翻倍,达99.14%。而海康威视同样表现稳健,营收657.58亿元,增长1.18%;净利润93.19亿元,增长14.94%。
在我看来,邓晓峰和冯柳的减持并非看空公司,更像是在基本面与股价双高背景下进行的理性获利了结。尤其是紫金矿业,邓晓峰自2019年起长期重仓,累计持有曾超9亿股,此次逐步退出,更像是周期性资产在阶段性高点的退出策略。而冯柳虽持续减持海康,但仍保持近3亿股的庞大仓位,并亲自出席业绩说明会,显示出他对公司仍保有深度关注。
我眼中的调仓逻辑:从资源到成长的再平衡
我倾向于认为,这一轮私募调仓反映的是从周期性资产向结构性成长转移的思路。董承非加仓的扬杰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5.51%,主营覆盖汽车电子、AI、清洁能源等高景气领域,年内股价也上涨超75%。这种选择明显更偏向“确定性增长”。
而瓴仁私募布局中策橡胶、聚鸣投资买入达瑞电子等动作,也都指向制造业升级与细分龙头。结合淡水泉等机构近期表态“增配电子板块头部企业”,可以看出,部分私募正在将资源类资产的超额收益,转向兑现于景气度明确、技术壁垒高的成长赛道。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并未出现系统性转向,而是典型的结构性调整。主力资金虽有流出迹象,但优质公司的基本面支撑仍在。我认为,在政策环境改善、PPI回暖的背景下,精选具备全球竞争力与业绩持续性的标的,仍是接下来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