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宣布,由中国旅游集团牵头组建央企邮轮运营平台公司。这一动作背后,是8组17家单位的集中签约,覆盖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邮轮运营板块的整合——新平台成立后,船队规模将跃居亚洲第一。
这次整合并非突然之举。早在2024年12月,中国旅游集团旗下华夏国际邮轮就已启动对爱达邮轮有限公司的增资,联合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着手构建从研发、建造到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而华夏国际邮轮本身也非“单打独斗”,其股东阵容包括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蛇口、锦江国际、上海吴淞口文旅投资等多方力量,形成了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格局。目前,爱达邮轮作为旗舰企业,已拥有“爱达·魔都号”和升级版“爱达·地中海号”,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也计划于2026年底交付,将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
中国旅游集团作为我国唯一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总资产超2000亿元,每年服务游客超8000万人次,旗下汇聚港中旅、国旅、中免等知名品牌。此次牵头整合,不仅是资源的简单合并,更是在国家战略导向下对高端服务业的一次系统性布局。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专业化整合要杜绝盲目扩张,聚焦“高端”发力,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这说明,这次重组不是为了拼规模,而是要打造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邮轮品牌。
看到这里,我其实挺感慨的。过去我们谈邮轮经济,总是绕不开皇家加勒比、嘉年华这些国际巨头,中国市场长期处于“消费端热、供给端弱”的状态。而现在,通过央企之间的协同整合,我们终于开始补上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尤其是“爱达·魔都号”这样的国产大型邮轮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不仅有能力造出高端邮轮,也开始掌握运营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这场整合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国资正在用资本市场的逻辑做产业整合。正如近期政策所强调的,“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虽然这次邮轮平台尚未披露是否直接对接上市路径,但从资产注入、产业链协同的模式来看,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重要载体。
在我看来,这不只是旅游业的一次升级,更是国有资本在高端服务业领域谋求突破的缩影。当一艘艘国产邮轮驶出港口,带动的不仅是1:10以上的产业乘数效应,更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