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601888)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分析与展望
一、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数据与市场反应
财务表现
营业收入: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2024年同期为188.07亿元)1;
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2024年同期为23.08亿元)113;
毛利率:未披露具体数值,但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28.54%(Q4为历史最低),推测Q1毛利率仍承压412。
市场反应:
股价波动:Q1业绩公布后股价短期震荡,未出现显著反弹,反映市场对业绩改善的持续性存疑410;
机构态度:部分机构下调盈利预测(如建银国际将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1%),但仍有多家机构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市内免税政策及口岸复苏是未来关键715。
二、业绩承压的核心原因
海南离岛免税持续疲软
销售数据: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同比下滑29.3%,2025年1-2月进一步下降13.3%410;
客单价下滑:2024年人均消费6478元,2025年五一期间降至5384元,趋势明显1013。
出境游分流与竞争加剧
出境需求恢复:2025年一季度内地居民出境人次同比增114.9%,日本、韩国免税消费分流显著10;
跨境电商冲击: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平台价格优势削弱中免香化业务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口额同比增9.6%10。
成本与政策压力
租金与促销成本:机场免税渠道租金协议调整有限,促销力度加大进一步压缩利润率18;
海南封关预期:2025年底全岛封关后免税牌照优势减弱,市场担忧长期竞争格局恶化1013。
三、边际改善信号与潜在机遇
口岸免税业务复苏
机场渠道增长:北京、上海机场免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5%和32%,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80%以上,后续有望持续修复112;
市内免税店布局:新增深圳、广州等6家市内店,全国覆盖13城,政策若进一步放宽(如购物额度提升),可能成为新增长点1215。
政策与战略调整
税收优惠延续: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15%政策或延长,减轻企业负担8;
会员运营优化:中免会员人数超3800万,复购率提升1个百分点,数字化赋能增强客户粘性112。
估值修复逻辑
PE对比:当前A股PE约23倍(2025年预测),低于历史峰值(2021年170倍),接近行业均值815;
股息率吸引力:2023年分红比例50.85%,股息率3.5%,若业绩企稳可能吸引长线资金1013。
四、2025年后续展望与操作策略
关键节点与催化剂
政策落地:关注市内免税细则出台(如购物额度提升至20万元)、海南封关配套政策1215;
暑期消费旺季:7-8月旅游高峰或带动海南客流阶段性回升,需验证销售数据是否触底10。
业绩预测修正
机构分歧: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48.5亿元(同比+14%),建银国际则下调至44亿元(同比+3%),反映对消费复苏节奏的分歧715;
盈利修复路径:若海南客单价企稳、口岸免税收入占比提升至30%,净利润有望回升至50亿元以上1213。
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Q2):
博弈政策预期:若市内免税政策释放利好,可轻仓参与反弹,目标价70-75元(对应2025年PE 28-30倍)15;
止损条件:跌破60元(2024年低点)且无基本面改善信号,需果断离场4。
中长期(H2及以后):
布局拐点:若Q3海南销售同比转正,可逐步加仓,目标价看80-85元(对应2026年PE 25倍)813;
风险对冲:同步关注出境游复苏标的(如机场股),分散免税行业政策风险10。
五、风险提示
深化:若人均消费进一步下滑至5000元以下,海南业务毛利率可能跌破25%1012;
政策不及预期:市内免税政策若延迟落地,估值修复逻辑将受挫15;
竞争格局恶化:王府井、中出服等竞争对手加速布局,海南封关后牌照壁垒削弱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