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9M25业绩出炉,营收利润双增超预期
中国银河(601881)于近期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数据表现亮眼。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5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达1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5%,略超市场此前107亿元的预测值。单看第三季度,营收为90.0亿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45.5%;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飙升74%,环比亦增长29%。同期加权ROE达到8.77%,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来看,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63.1亿元,同比大增71%;投资收益(净投资)达120.9亿元,同比增长42%。利息净收入也实现22%的增长至32.1亿元。而在第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达26.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这背后是市场交投活跃度大幅提升——3Q25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达2.5万亿元,同比激增210%。
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截至三季度末,中国银河总资产达8611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0%,行业排名第五;客户资产规模达1992亿元,环比增长14%,占公司总资产比重达23%,在头部券商中位居首位。经营效率方面,管理费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42%,为行业前五券商中降幅最大。
自营与财富管理双轮驱动,逻辑正在兑现
看到这份财报,我最关注的是两个关键词:客户资产驱动和自营业务弹性释放。
先说客户资产。当前客户资产占比高达23%,说明公司在财富管理端的黏性和转化能力在增强。而剔除客户资产后的经营杠杆升至4.34倍,反映出公司在资本使用效率上的优化。这不是简单的“靠天吃饭”,而是运营提质的体现。
再看自营。三季度末金融投资资产达4188亿元,虽整体增速平缓,但结构上明显向权益倾斜——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比例从上半年的29.25%上升至32.69%,而非权益类则从327.68%降至306.22%。这意味着公司主动进行了股债再平衡,在市场回暖之际提升了风险敞口,从而充分捕捉了权益市场反弹红利。
申万宏源据此上调盈利预测,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126亿元大幅调增至155.3亿元,并维持“买入”评级,我认为这一调整是有支撑的。当前股价17.58元,短期受主力资金流出影响有所承压,但中期趋势仍处强势区间,尤其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与高端制造升级背景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载体,有望持续受益于资产端活跃与政策催化。
当然也要警惕风险——比如流动性收紧或基金发行遇冷可能压制后续增量资金入市。但就眼下而言,中国银河用一份扎实的三季报证明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与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