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港口行业首例上市公司换股吸并项目成功落地大连、大连首单交易所市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顺利发行,“十四五”期间,大连资本市场蹄疾步稳、亮点纷呈。资本赋能产业升级,金融激活发展动能。一系列突破性举措与进展,既为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金融活水,更以坚实支撑助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战略部署,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划定坐标。面向“十五五”新征程,大连资本市场将主动融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持续激活市场枢纽功能,支持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动能,以金融赋能实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资本加持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资本市场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金融引擎,大连立足区域产业禀赋,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创新资源,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精准输血,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特色产业整合领域,资本市场的赋能作用尤为凸显。“十四五”期间,辽宁省依托资本市场完成港口资源优化配置,2021年国内港口行业首例上市公司换股吸并项目在大连落地。重组后的辽港股份总资产超550亿元,港口作业量占辽宁沿海货运吞吐总量的70%,体量从全国第十跃升至前五,成为北方地区规模领先的港口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式整合,有效破解了区域内港口无序竞争难题,为提升辽宁港口区域辐射力、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筑牢根基。此后,辽港股份持续借力资本市场,2024年推出5.45亿元股份回购计划与2.52亿元大股东增持计划,通过业务整合与资本结构优化,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
作为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大连石化产业的壮大同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推。在恒力石化等龙头企业的拉动下,大连石化产业规模、产能、体系、布局均实现质的提升。恒力石化借助资本市场实施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完成5起关键并购。其中,2023年单笔101.53亿元的资产收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的产能优势。大连资本市场精准发力,推动石化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为当地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助力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建设。
顺应“发展耐心资本”的政策导向,大连持续完善资本赋能生态。2024年9月,在大连证监局推动下,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大连市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10大重点产业集群动态调整基金布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强化政府投资基金的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属性。同时,大连证监局着力培育“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生态,督导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IPO、债券等融资项目,持续引导耐心资金入市,为区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长效金融动力。
赋能科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十四五”期间,大连立足“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的发展逻辑,充分释放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效应,累计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503.55亿元,其中股票市场融资116.28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387.27亿元,为科技创新提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劲资本动能。
股票市场融资领域,在监管部门精准引导下,大连科技型企业上市进程稳步推进,6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德数控亮点突出,2021年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高端五轴数控机床领域首家上市企业,首发融资5.68亿元;2024年再通过定向增发募集6亿元用于核心功能部件扩产,借助场地扩充、自动化生产线引进、供应链优化等举措,大幅提升高端机床生产制造、产品质量与市场供给能力,推动工业母机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
目前,辽宁省首个“全球独角兽”企业融科储能正全力冲刺科创板申报,资本将持续助力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突破。
债券市场创新同样成效显著。2025年,国电电力成功发行大连地区首单交易所市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75亿元募集资金精准投向新能源项目,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此外,辽宁省首单租赁住房资产支持证券(类REITs)产品、大连城投集团新增产业类主体首次发债等创新产品相继落地,有效盘活了存量国有资产,助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让“大连资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立足农产品资源禀赋与期货市场高关联度优势,大连资本市场积极运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构建金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20余家机构牵头或参与150余个相关项目,惠及30余万户农户,累计保单金额超30亿元、赔付5000余万元,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价”护航。其中,华泰期货与人保财险联合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场外期权”试点,更精准保障了种植户基本收益,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金融支撑。
从严监管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大连资本市场各相关主体强化底线思维、凝聚工作合力,通过从严执法、协同联动、整治乱象、规范行业等多重举措,稳妥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全力守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
作为监管核心,大连证监局聚焦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始终坚持监管执法“长牙带刺”,释放严管高压信号。2025年9月针对*ST聆达涉嫌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事项,对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合计罚款500万元,以精准问责压实市场主体责任,持续传导严监严管导向。
“十四五”期间,大连证监局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监管协作机制,多方协同联动,凝聚风险防控合力。大连证监局与地方政府部门通过信息专报、会议通报等形式,及时共享资本市场形势政策、重大风险及工作成效;联合搭建疑难案件会商平台,打通强制执行“一次立案绿色通道”,优化非诉执行流程。
针对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监管部门紧盯交易场所违规行为隐蔽性特点,推动建立集中登记结算机制,严控区域性股权市场、产权交易所违规开展可转债业务或非标债务融资服务,以重拳整治“类金融”乱象,净化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对存量交易场所逐一摸排、台账化管理与清退,目前大连已实现金交所、“伪金交所”双清零,地方交易场所数量压降约90%,从源头铲除非法金融滋生土壤。
针对私募基金轻资产运作、涉众性强、处置难度大的特点,监管部门实施私募机构现场走访全覆盖,督促提升合规风控意识,规范私募行业发展,守住涉众风险底线。
2025年以来,大连资本市场通过开展全年性私募机构规范发展活动,出清“空壳”机构1家,暂停1家机构新增产品备案;面对基金管理团队恶意弃管事件,创新采取“软着陆”处置方式,在不变更管理人的前提下指定中介机构牵头成立清算组,保障产品正常运行,有效化解“弃管失联”风险,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本版图文所称“上市公司”指“境内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