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00:46:50 股吧网页版
两融余额逼近2.5万亿元关口 券商“扩规模”与“控风险”并行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周尚伃

  近日,A股市场融资融券(以下简称“两融”)余额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并逐步靠近2.5万亿元关口,远超历史同期水平且持续创下阶段新高,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持续增强。在此背景下,券商面临着“扩规模”与“控风险”的双重挑战。

  对此,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券商的两融业务策略需在“扩规模”与“控风险”间寻求动态平衡,通过精细化、差异化的风控手段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需持续关注风险指标变化与应急机制执行情况,确保业务的稳健开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两融余额合计24442.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2.7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24272.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54亿元,融券余额合计169.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9亿元。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为11.51%。

  投资者参与两融业务的积极性同样上升。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72.7万名,较2024年末的722.78万名有所增加。面对市场融资需求增长,券商作为两融业务的核心参与主体,正在通过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降低融资利率、调整保证金比例等措施,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坚守风险底线。

  在业务扩张层面,券商主动出击满足融资需求。仅9月份,就有浙商证券、华林证券两家券商相继上调了信用业务规模上限。以浙商证券为例,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该公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业务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券商带来利息及交易佣金收入的双重增长,也助力其提升行业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层面,融资利率成为券商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行业的融资利率普遍由此前的8%下降至5%左右,部分券商已将融资利率压降至4%以下。对投资者而言,融资成本降低直接提升了参与两融业务的积极性;对券商而言,尽管利率下调压缩了利润空间,但通过客户数量及业务量的增长,实现“以量补价”维持盈利。

  在风险管控层面,调整保证金比例成为券商的核心风控手段。保证金比例作为两融业务风险的关键指标,其调整直接影响投资者杠杆水平以及市场波动对投资者和券商双方的影响。近期,部分券商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风险状况,适时调整了保证金比例。例如,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为适应业务发展,合理把控业务风险,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0%。

  “两融业务策略调整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并锁定客户,并依托当前两融业务稳健增长、风险可控的基础抢占市场份额。”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一方面以资本实力为基础合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满足市场融资需求以抢占份额,另一方面通过灵活调整保证金比例,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闭环监管,来控制整体风险波动。

  “总体来看,当前核心风控指标整体压力可控,全市场有负债的两融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仍处于280%的安全区间,个股折算率则随股票市盈率等指标动态调整。”陶圣禹向记者补充说。

  随着两融余额持续走高,投资者参与两融业务的节奏明显加快。9月份,两融新开账户数创年内单月新高,达20.54万户。截至9月末,两融账户总数达1528.95万户。

  当前市场环境下,券商在业务扩张与风险管控之间的权衡更为关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方面,为适应规模扩大及投资者需求多样化趋势,券商正持续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以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多数券商正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两融业务稳健运行。

  郑磊表示,在风控指标方面,当前券商主要通过两大方式进行风险管控。一是动态调整个股折算率,对高估值、亏损公司股票的折算率进行下调甚至归零,防止客户以高风险资产作为担保品,降低潜在违约风险。二是券商普遍加强了对客户担保比例的实时监控,并设置预警和平仓机制,以防范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