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迈出关键一步,随着国都证券董事会完成改组,整合进程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
5月16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浙商证券通过其他方式,即国都证券召开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对国都证券董事会进行换届改组。通过此次董事会换届改组,使得国都证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由无控股股东变更为浙商证券,浙商证券的实控人交投集团也因此成为国都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国都证券股东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国都证券第三届董事会由10名董事及3名独立董事组成。其中,浙商证券提名的钱文海、张晖、盛建龙、吴思铭、胡南生、邓宏光6人全部当选董事,姜波、王爱俭当选独董;监事会方面,浙商证券提名的邱星敏、陈晓晗当选股东监事。

股东会结束后,新一届董事会召开会议,一致推选钱文海担任国都证券董事长。

浙商证券提名的6名董事及2名独董、2名监事成功当选,标志着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控股股东,历时近两年的并购整合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此次改组不仅是证券行业市场化并购的标杆案例之一,更是标志着“新国都”的正式起航。
董事会改组完成
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构成凸显浙商证券对国都证券专业化改造的决心。6名浙商系董事均具备丰富的证券行业经验,且在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领域各有所长。
董事长钱文海现任浙商证券总裁兼党委书记。钱文海拥有超过20年的金融管理经验,主导过浙江交通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的战略转型。
董事、总经理张晖为原浙商证券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深耕证券行业34年,曾主导国都证券收购项目的前期谈判与协调工作,成功推动交易关键条款达成一致,为收购成功奠定了基础。2025年2月入职国都证券后,已开始主导两家券商的业务整合和协同工作。
董事盛建龙、吴思铭、胡南生、邓宏光均系浙商证券高级管理人员,盛建龙、吴思铭职位为公司副总裁,胡南生为公司高管、总裁助理,邓宏光为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上述高管深耕证券行业多年,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此次董事会改组正是落实监管要求、推进战略协同的关键举措。根据证监会2024年11月批复要求,双方需在一年内制定整合方案。
此外,浙商证券部分中层管理前期已赴国都证券任职,这也为后期整合打下坚实基础。
5月15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选举耿晓东、刘印官、江厚强为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其中,耿晓东、刘印官此前均在浙商证券任职。
公开履历信息显示,耿晓东方面,2007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浙商证券历任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考核督导部总经理;2024年9月至今在国都证券任总经理助理。刘印官方面,2021年6月至2024年7月,在浙商证券风险管理部任部门副总经理,2021年12月至2024年7月兼任浙商证券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内控部部门负责人;2024年7月至今在国都证券风险管理部任部门副总经理。
分析人士指出,国都证券董事会此次换届标志着两家券商从资本整合迈入治理整合阶段。浙商证券通过输出管理团队与核心业务骨干,为国都证券注入市场化治理基因,实现合作共赢。
历时近15个月、51.85亿元完成控股
此次改组是浙商证券自2023年12月启动收购以来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此前累计斥资51.85亿元、受让及竞拍获得国都证券34.76%股权,浙商证券已实质性掌握控股权。
2023年12月,浙商证券启动收购计划,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2.67元的价格受让重庆信托、天津重信等5家机构合计持有的19.15%股权,首次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
2024年5月至6月,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竞拍,以总计21.34亿元收购国华能源、同方创投等持有的15.11%股权,累计持股比例增至34.25%,耗资约51.28亿元;2024年11月,证监会正式核准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主要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为实际控制人,标志着并购法律程序完成;2025年3月,浙商证券通过阿里拍卖平台以5704.2万元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流通股,目前该部分股份尚在办理过户登记,过户完成后浙商证券持股比例提升至34.76%,整体收购成本摊薄至每股2.57元。
此次并购历时近15个月,耗资51.85亿元。通过司法拍卖、协议转让与二级市场结合的方式,浙商证券以“分步收购、成本优化”策略完成对国都证券的控股。
浙商注入“全业务链”服务能力
在1月17日召开的浙商证券2025年工作会议上,董事长吴承根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专门指出,要对外推进并购整合,围绕整体战略规划,重点做好国都证券整合等六大战略项目。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钱文海在布置2025年经营业务时也强调,首要任务是要深化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平稳高效推进国都证券整合,统筹做好新时期系列顶层谋划,全力建设省外三大战略中心。
国都证券董监事会改组的完成后,将严格遵守监管要求维持独立运作;浙商证券将持续围绕整体战略规划,在合规的基础上,协调统筹国都证券的业务与公司布局相协调,立志为全国范围内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新兴科创企业蓬勃生长。
此次整合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地域壁垒,实现了南北资源的深度融合。浙商证券深耕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拥有密集的分支机构与客户网络;国都证券则扎根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北方区域,具备深厚的本地化资源与市场洞察能力。双方合并后,业务版图覆盖全国核心经济带,形成“长三角+京津冀”双核驱动的格局。
浙商证券凭借财富管理、投行、期货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国都证券注入“全业务链”服务能力。一方面,其财富管理业务可依托中欧基金等战略合作伙伴的成熟经验,为国都证券客户提供全面资产配置方案,破解零售业务同质化难题;另一方面,投行业务可整合南北项目资源,为京津冀国企改革、长三角科创企业IPO等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此外,双方在机构业务、信用交易、衍生品领域的协同,将推动服务模式从单一经纪业务向“投行+投资+研究”综合化转型。
券业并购浪潮涌动
当前,券业并购方兴未艾,有些券商并购案今年安然落地,有些则进程加速。
国信+万和:4月10日、11日,深交所、国信证券相继披露,国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权的交易事项已获深交所受理。此外,万和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等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泰海通已于4月完成翻牌。此外,国泰海通旗下资管子公司合并事宜提上日程,目前处于初期推进过程中。
湘财+大智慧:4月27日,湘财股份公告称,公司与大智慧正在筹划由湘财股份通过向大智慧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自本次交易预案披露以来,公司及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相关工作。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尽职调查等工作尚未完成。
西部证券+国融证券:2月14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对国融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国融基金变更实际控制人申请提出反馈意见。要求西部证券进一步细化收购国融证券后初步整合方向(含各下属子公司)。
国联+民生:2月27日,国联民生证券新身份亮相项目合作大会。国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许可在国联民生证券项目合作大会上表示,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的重组是国联集团在金融领域深化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东兴证券、信达证券:5月7日、8日,两家券商相继公告,中国东方、中国信达股权变更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公司实控人将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券业并购潮有望持续深化,并产生多方面影响。从行业格局来看,并购重组将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券商 + 中小特色券商” 的差异化竞争格局将更加明朗。大型券商通过并购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小券商则借助精准并购实现业务协同,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缓解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
在业务协同方面,整合后的券商将在财富管理、投行业务、机构业务等多领域发挥协同效应。从发展前景而言,并购潮有助于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