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突然出手,长飞石英这步棋暗藏什么玄机?
今天刷到长飞石英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信息,我眼睛一亮——国家大基金三期居然带着两家地方资本进场了!注册资本从2.7亿猛增到3.8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作为跟踪光纤行业多年的老韭菜,我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大家知道,国家大基金向来是半导体和硬科技领域的风向标。这次它通过国投集新入场长飞石英,配合湖北和长春两家本土资本,明显是要在光学玻璃和新材料领域落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成立才刚满一年,注册资本就暴涨40%,股东阵容突然豪华起来——长飞光纤本身就有国资背景,现在又叠加大基金buff,未来在特种光纤、光通信器件等领域的布局值得期待。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这让我想起2025年长飞光纤那波过山车行情。当时大股然清仓5%的H股,A股股价半个月暴跌11%,散户夺路而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市场一片哀嚎时,主力资金却逆势抄底,后来还走出过单日暴涨5%的反弹。现在回头看,当时公司虽然受传统光纤降价拖累业绩,但空芯光纤的订单已经暗藏转机。
对比眼下这个时点,同样是长飞系公司,同样是资本动作——只不过上次是减持砸盘,这次是增资入场。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资本运作的节奏感往往暗合某种规律。当年那波急跌后,真正赚到钱的恰恰是在恐慌中看到技术突破信号的人。
玻璃瓶里装的可能是新故事
现在长飞石英的经营范围写着"光学玻璃制造",这个词组在资本市场向来有魔法效应。从光刻机镜头到AR/VR镜片,哪个不是烧钱又性感的赛道?大基金三期选择此时注资,或许是在为某个尚未浮出水面的技术路线提前卡位。毕竟在光纤领域,长飞向来擅长把实验室技术变成印钞机——当年的空芯光纤就是例证。
不过咱们也得冷静。新股东入场固然是利好,但注册资本增加不等于立即产生效益。就像2025年那会儿,空芯光纤的订单预期和当时的股价下跌形成了鲜明反差。现在市场会不会再次"用脚投票",还是选择相信国家队眼光?这就要看后续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订单或技术突破了。
(温馨提示:本文提及的历史走势仅供对照参考,新材料领域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各位读者还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资本市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永远新鲜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