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今年9月,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千亿规模企业从2020年的222家增加至2024年的267家,1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透过这份榜单,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发展态势向好向优,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正不断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创新驱动
铸就品牌实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源头活水。深耕科技创新、打造品牌标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追求。
加强研发,突破关键技术。
今年初,“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为系统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的难题提供了方案。“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实现了关键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说。
8条跑道,可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高速摄影机,能将碰撞发生后0.1秒的变化分解为400帧;均价数百万元的传感器假人,可记录撞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走进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牵引系统支持最高120公里/小时测试车速,打破了国际垄断。
“实验室在牵引系统、刚性避障、测试台车等关键设备上实现了独立自研,是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
协同攻关,打造重大装备。
“华龙一号”“玲龙一号”“中国环流三号”“国铀一号”“和气一号”……一个个响当当的大国重器,彰显着中核集团核科技创新实力。中核集团已向8个国家出口7台核电机组、8台核科研设施,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长征七号运载天舟九号完成太空物资“闪送”,“沧渊号”超大直径盾构机不断刷新工程掘进纪录,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上天入地、钻山探海,“中国名片”频频上新,实力与日俱增。
数转智改,增强发展动能。
汽车焊装环节,进口设备备件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由来已久。京东工业依托“太璞”数实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从现场工况摸底、产品实物扫描测绘入手,30天内完成样品与试样,实现国产替代,已与国内多家车企合作。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在千行百业加快发展。中交集团打造“蓝翼”大模型,推出工程勘测数字平台“行天下”,实现“测量—勘察—设计”数据无缝双向流转。百度每年把超20%的营收投入研发,构建起从芯片、框架到模型以及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百度智能云客户覆盖超65%的央企、10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95%的主流车企、50%以上的游戏厂商。中国移动以数智技术驱动安全创新,努力为10亿用户、3亿家庭提供全天候网络安全防护。
深耕细作
提升品牌价值
质量事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注重强化产品内涵、提升品牌价值,许多国货“潮品”备受青睐。
品质更优,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
坚实的品质保障,为品牌发展筑牢根基。在深加工领域,伊利突破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等关键原料技术难题,充分释放牛奶的营养价值,原奶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已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康师傅依托逾600项专利,推出零油炸健康面品以及无糖茶系列,以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拼多多从产品、营销、供应链等方面,推动产业头部商家转型,过去一年平台优质产品库存单位数同比增长超五成。
扎根本土,品牌美誉度持续提高——
从原料创新到产品高效配方,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中国人肤质基础研究,探索国货护肤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推出极光甘草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原料。
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坚持为百姓制好药的同时,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从单一制药到多元深耕,从经典制剂到养生热品,从一个品种到一方产业……50余年的传承、沉淀,助力企业不断推出优质产品和服务。
加速出海,品牌影响力实现跃升——
古老的酿造工艺也能焕发新活力。近年来,西凤酒不仅将产品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还开展一系列“丝路美酒”主题活动,带着秦腔、华阴老腔等传统艺术表演一同“走出去”。
连续21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2024年全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全球员工数超13万名……海尔集团聚焦实业,围绕用户需求精准创新。今年3月海尔在国内发布的懒人三筒洗衣机现已销往东南亚市场,凭借实用功能与智能化体验获得认可。
实力更强、名声更响,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扬帆全球市场:国家电投集团积极参与高水平能源国际合作,境外权益装机1211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4%;海信集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手段应用,海外自主品牌占比达85.6%,连续9年稳居中国全球化品牌10强;安踏在新科技面料及科技专利上不断实现突破,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
积极作为
传递品牌温度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期待,是品牌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更是品牌赢得尊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逐绿而行,擦亮品牌高质量发展底色。
深挖资源优势,做强特色品牌。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以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主体,整合周边田园风光、农垦文化资源,打造出“遗址探秘+农耕体验+康养度假”的特色旅游线路。
前门草厂居住体验院落改造项目是北京最大的胡同整体改造片区项目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创新绿色建筑预评价试点机制,为项目提供信贷政策差别化支持保障,进一步降低了绿色建筑融资成本,助力“双碳”转型。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网上购票、线上选点、就近乘车、动态可视”,滴滴联合多家大中小型客运企业打造升级版站点大巴,将传统的“人到站”单一运送模式变为“多点串联”,大大节省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和出行成本。该大巴在22个省份运行上线,还开通了助老、医疗、通勤、旅游、校园等多元化线路。
为有效缓解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梳理全域特色农业产业,研发推出民宿贷、肉牛贷、水产养殖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去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79亿元。
中国人寿累计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为350余户种植养殖大户提供惠农贷款1.45亿元,交通银行推出家居贷、青年安居贷、金惠租赁贷等一系列惠民产品,微众银行为听障用户配备专职手语团队,不断拓展无障碍金融服务边界。不少金融品牌主动服务,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履行责任,将回馈社会融入品牌发展使命。
助力“好房子”建设。中建集团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房屋建造每一个环节可追溯、可评估、可提升,让“好房子”不仅设计得好,更能服务得好。保利发展控股完善多维度竣工、交付风险防范机制,以节点前置、业主开放、强化监督等方式,全力保障高品质交付。
服务雄安新区发展。为保障疏解单位顺利落地,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累计开展政策宣讲、需求调研近300场次,为疏解单位量身定制安居方案,签约绿色智能安居示范项目,满足3000余名疏解职工的住房需求,助力保障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品牌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