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笔者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获悉,该油田自2018年推进试气天然气回收工程以来,累计回收天然气量超1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23万吨、替代标准煤130万吨,可满足400万户居民一年用气需求,标志着长庆油田在绿色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
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开发全过程。传统气田开发过程中,试气求产阶段的放喷点火作业是行业共性难题,不仅日均浪费天然气数万立方米,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为破解这一痛点,长庆油田自2018年起启动技术攻关,自主研发集高低压分离、除砂、计量、储运于一体的橇装回收装置,构建起“除砂—分离—减压—计量”的完整工艺链,彻底终结了试气阶段点“火炬”的历史。

(技术人员在不点火试气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摄影:张星)
在陕西榆林榆阳区块的作业现场,黄色橇装设备与井口无缝衔接,天然气经除砂、分离处理后直输管网,全程无明火、无异味,实现了清洁回收。“一口井平均回收气量约19万立方米,折合增收约5万元,碳排放下降至零。”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产能建设项目组常务副经理田喜军的介绍,道出了绿色转型的双重效益。通过技术创新,长庆油田单井回收周期由15天缩短至8天,累计完成4300口井的回收作业,回收率从初期不足6%跃升至55%,实现了“资源增产、低碳减排、安全可控”的三重突破。

(分离后的天然气直输管网实现清洁回收。摄影:许国瑞)
为推动绿色转型常态化、规模化,长庆油田建立起“应收尽收”的全链条管控体系。设计层面,推行“地面先行”理念,提前一年完成管网布局,确保新井开发与回收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施工层面,创新“试气+回收”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地面管线与新井同步投产,大幅提升回收效率。预计全年回收气量可达1.5亿立方米。
“绿色是能源开发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长庆油田气田开发事业部副经理李莲明表示,油田将持续深化绿色转型,在技术创新、制度完善、模式推广方面持续发力,让每一方天然气都发挥最大价值,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