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市场,有点东西。中国石油盘中冲到10.32元,创下2015年7月以来近十年新高,收盘涨4.05%,成交额干到23亿,市值重新站上1.6万亿,排在A股第五,前面只剩工行、农行、茅台和宁德时代。你说这票过去给人的印象是“沉得住气”,现在倒好,一抬脚就把年内第四大单日涨幅给拿下了,月涨幅更是达到12.24%,在万亿市值俱乐部里拔了头筹,跑赢了92.5%的个股。这哪还是大象?分明是踩着鼓点起舞。
有意思的是,不只是中石油,整个“三桶油”都在动。中石化涨4.31%,盘中摸到6.09元,离今年高点就差几步;中海油也跟上了,涨3.29%。港股那边也没闲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连续14天回购,光11月18号一天就买了2453万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已经干到了12.96亿港元。这种级别的真金白银往里砸,说明什么?至少管理层不觉得现在价格贵,反而觉得有底气往下接。
再看资金面,中石油的融资余额最近一直压在低位,截至18号只有22.07亿,比年初少了快4个亿,杠杆资金没怎么跟。这意味着这一波拉升,主要不是靠借钱炒上去的,更像是机构或者长线资金在主导。而且整个石油石化板块,加上银行、煤炭、基础化工,成了本月扛旗的四大主力,权重股集体发力。上证50是本月唯一收涨的主要指数,而中小盘反倒多数收跌,市场风格切换得挺明显。
国际油价这边,布伦特还在65美元附近晃悠,不算高,但华泰证券的说法值得注意:OPEC+接下来可能释放供应增量,短期压力有,但产油国“利重于量”的逻辑没变,成本支撑下,油价中枢依然有底。再加上能源安全的大背景,具备增产降本能力、又有天然气业务扩张空间的龙头,确实容易被资金盯上。
还有几个细节不能忽视。中国石油集团刚和四川省签了战略协议,长庆油田在搞页岩油新技术,大港油田的地热项目也启动供暖了,广西石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刚投产。这些动作拼在一起,你会发现它不只是个传统油气商,新能源、新材料、低碳转型也在同步推进。ESG评级还实现了跃升,这类信号对长期配置型资金来说,分量不轻。
所以你看,这一轮上涨表面看是权重搭台、资金回流红利资产,背后其实是基本面韧性、政策协同和产业节奏多重因素在起作用。市场风向变了,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