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早盘,中国石油A股、H股双双走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中,H股股价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A股总市值一度突破1.78万亿元,成功超越中国移动,跻身A股公司总市值第六位。截至发稿时,中国石油A股涨幅达2.46%,报10.01元,成交额接近14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这一轮上涨并非孤立事件。从行业层面看,近期港股石油板块整体表现强势,中海油、中石化等同行企业股价也同步攀升。据每经AI快讯数据,当日中海油涨3.66%,再创历史新高;中石油H股亦上涨逾2.49%。这背后反映出国际能源市场情绪回暖,叠加国内投资者对高股息、低估值蓝筹股的偏好持续升温。
我注意到,中国石油此次市值跃升,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基本面支撑。虽然它仍是传统能源代表,但在当前“现金为王”的投资逻辑下,其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正被重新定价。尤其是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油价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像中国石油这样具备上游资源掌控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国家战略背书的企业,反而成了资金的“避风港”。
更重要的是,整个能源行业的叙事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最新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国家将加快发展氢能、核聚变能等未来能源,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此同时,能源央企正加速向雄安新区集聚,形成研发与产业协同的新格局。尽管中国石油尚未明确总部搬迁计划,但作为核心能源央企之一,它无疑深度参与其中。这种“传统+转型”的双重属性,让它的估值逻辑不再只是看油价涨跌那么简单。
我还想强调一点:这轮行情不只是题材炒作。从机构观点来看,中信建投在2026年宏观展望中明确提出,公用事业和基建顺周期是值得配置的方向。而中国石油这类兼具稳定分红与国家战略地位的国企,恰好契合当前“稳增长+防风险”的政策导向。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石油市值重回A股前列,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名变化,而是市场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能源安全价值的一次再认知。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新兴产业的同时,那些承载着国家命脉的传统巨头,依然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潜在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