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2 10:47:00 股吧网页版
对公业务一路高歌 零售转型仍需努力——细读成都银行年报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坤


K图 601838_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黄坤)在净息差收窄、同业竞争加剧等众多挑战下,成都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年度成绩单,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贷款率连续九年下降。

  不过,细看数据不难发现,成都银行“大户”依赖症难解、零售转型进展缓慢等现状也不容忽视。成都银行能否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培育新增长极,有待时间来验证。

  资产负债强劲扩表

  2024年,成都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相较之下,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业绩增速略显迟滞。

  从资产负债规模来看,成都银行继续保持强劲发展趋势。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资产总额达12501.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4.56%;负债总额11642.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5%。

  从营收、净利润增速来看,2024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为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拉长时间来看,该行业绩增速亦无法脱离宏观环境的大趋势。在2021年至2023年,成都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2.54%、13.14%、7.22%;同期,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98%、28.24%、16.22%。

  净息差,是反映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2024年,成都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由上年末的1.81%下滑至报告期末的1.66%。与其他上市城商行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这直接拖累了成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速。2024年,该行利息净收入18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80%,增速仅为4.57%。

  实际上,受市场利率下调、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成都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已连续多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成都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分别为21.94%、14.54%、6.87%。

  非息收入,则成为推动成都银行营收增长的主力。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7.2%;金融投资收益成“补血剂”,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4.1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速达338.63%。

  “大户”依赖症难解

  业绩靓丽的另一面,是成都银行“大户”依赖症难解。

  数据显示,成都银行2024年发放公司贷款6026.17亿元,同比增长20.25%。拆解该行贷款结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是拉动信贷增长关键引擎,占比分别达46.93%、14.6%。

  仔细来看,成都银行客户集中度也偏高。通常而言,前十名贷款客户的贷款总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是一个体现客户集中度的指标。

  成都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末,前十名贷款客户的贷款总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38.31%,这些大客户所属行业普遍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2019年至2023年,这一指标分别为:22.69%、25.68%、34.37%、38.35%、37.50%。

  记者对比发现,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末的前十名贷款客户的贷款总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分别为9.84%、9.35%、23.49%,均低于成都银行。

  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也逐渐显现。2024年末,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6%,在上市银行中排名较后。今年2月,成都银行80亿元可转债完成强赎转股,创该行建行以来最大规模核心资本补充纪录。不过,今年一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到8.84%。

  零售转型进展缓慢

  成都银行零售业务的表现,则远不如对公业务强劲。

  近年来,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占比不断上升,零售贷款占比持续下滑。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7425.68亿元,同比增长18.67%,其中,对公贷款占比超80%,而个人贷款占比约18%,该业务占比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在零售转型方面,成都银行其实早有探索,但成效不如人意。在2018年,成都银行就提出了“大零售”战略和“大零售”转型业务格局。彼时,该行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占该行发放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约为74%和26%。

  和其他城商行对比来看,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均超30%。其中,宁波银行和江苏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占个贷的比重分别为64.1%、47.84%,远高于成都银行。

  而从公司银行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在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占比的数据变迁,也可以看出其零售转型成效几何。2018年,该行公司银行业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占比为33.13%,个人银行业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占比为30.459%。而在2023年、2024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9.698%、16.578%;51.43%、17.4879%。

  零售转型提出多年,为何进展缓慢?记者梳理年报发现,这可能与该行早年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攀升有关,因而收紧了个人消费贷款投放。2019和2020年成都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为20.05%和9.03%。

  尽管道路曲折,该行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及余额较上一轮规划期,还是分别增长了超100%、120%。负债端也有另外一番景象。2024年,成都银行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创历史峰值,个人存款年新增已达2018年首次提出“大零售”转型时的5.6倍。

  对于2025年,成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将更加注重拓宽掘深政务金融、实体金融、零售金融领域的“三大护城河”;更加注重以实体业务拓展与零售资产提升引领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培塑具有鲜明特质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