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这三季报出来了,我看了眼数据,有点东西。前三季度净利润105.67亿,同比增长0.78%,营收198.31亿,同比下滑3.18%。乍一看,利润增长勉强正了,但营收在往下走,这说明啥?不是靠主业扩张带来的增量,更多是成本控制或者非息收入的调节在起作用。中信证券那边直接给了“业绩平稳、质量稳定”的定调,还维持增持评级,这个判断不算意外。
有意思的是,三季度手续费业务改善积极,这可能是扭转局面的一个信号。银行现在都明白,光靠息差不行了,得拼中间业务。沪农商行能在这个点上发力,说明转型动作没停。而且人家资本充足水平不错,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还在行业领先,底子厚实,抗压能力强。
股价这块,今天收在8.53元,涨0.47%,成交量2044万股,成交额1.74亿,换手率才0.22%,典型的银行股节奏——不动如山。市盈率5.84倍,市净率0.65倍,破净状态,但这也符合当前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逻辑。你看它所属的几个标签:沪股通、MSCI中国、融资融券、破净股……都是大资金布局的池子。特别是被中国太平重仓持有,前五大持股里排第一,这种险资配置,图的就是稳定分红和长期价值。
不过最近有个事儿值得琢磨:太平资产的副总李冠莹辞了董事职位。他们自己解释说是会计准则调整需要,从长期股权投资转成金融资产核算。听着合规,但实际上可能意味着后续对这笔投资的处理会更市场化,不再以战略持有为主。这对市场情绪多少有点影响,毕竟少了“一致行动人”的预期。
另外,监事会退场这事也上了新闻,年内约20家银行都在搞治理结构优化,包括招行、光大、华夏,还有沪农商行自己。这背后是不是监管导向在变化?治理效率提升是一方面,但也得看后续权力制衡会不会弱化。
这家行扎根上海70年,108个乡镇覆盖了106个,覆盖率98.1%,这是真下沉。工会服务卡又绑定了大量企事业单位职工,零售基础牢。再加上长三角一体化、临港新片区这些概念撑着,区域优势明摆着。
你说这公司爆发式增长?不可能。但它就像老茶,越泡越有味。经营稳,资产质量稳,分红也兑现得干脆,今年中期分红都落袋了。在这种震荡市里,有些资金就是冲着这份“确定性”来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