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9 17:17:30 股吧网页版
打造百年老店!上海农商银行最新披露,业绩撑起高分红底气
来源:券商中国


K图 601825_0

  “从1949年开始(追溯),上海农商银行在上海已经70多年了,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年老店,而百年老店的特征就是稳健。”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近日在该行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达了这家农信机构的发展愿景。

  在历经与共和国同岁的时光中,这家银行见证了上海经济的历史跃迁,也完成了自身从“农信社”到“农商行”再至上市银行的跨越。作为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在投资者回报方面,展现出了担当和自信。

  该行最新发布的《估值提升计划》明确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作为分红政策的风向标,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此外,还提出将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定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91%,这一数据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81个百分点,在目前已公告分红率的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

  在当前银行业低利率、低息差、低利润的时代,中小银行营收放缓,分红的“底气”并不足。然而,立足上海、拥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等因素,或是上海农商银行主动提高分红、提升自我驱动力的原因。

业绩底色:撑起高分红底气

  回顾上一年,上海农商银行在二级市场表现惊艳,2024年的股价涨幅达到了63%,在A股银行板块排名第二,使得市值空间大幅抬升近五成。

  根据该行年报披露的信息,2024年的股东人数较2023年大幅减少46.5%,显示出该行持股进一步集中,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有获得机构进一步增持的潜力。此外,2024年9月,该行在42家上市银行中首家落地实施中期分红。

  对于投资者的关注,该行近日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作出了主动回应,即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且在分红频次上,或将实施一年多次分红。

“豪气”分红底气来自自身业绩底色。

  “市值管理最终还是反映在股东回报上,上海农商银行有意愿、有能力、更有底气来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徐力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一家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才是向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可靠投资回报的根基。” 上海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兼首席财务官姚晓岗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以往分红策略坚持三个基本决策点:一是经营业绩的盈利能力,二是未来业务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三是投资人对价值回报、投资回报的合理诉求。

  根据上海农商银行披露的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末,该行营业收入266.41亿元,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双正增。此外,2025年一季度,该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正增。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35.41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双位数增长。

  步入新阶段,姚晓岗表示,该行于2025年尝试坚持更量化的指标,试图构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并将此补充成该行今后分红策略制定的第四个决策基本点,以给予投资人可量化的预期。

  “这不单单代表我行以往关注资本的内生和平衡情况,也代表未来会同步注重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杠杆能力。” 姚晓岗阐释。

  在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只有6家银行2024年末的一级资本充足率站在了14%以上,上海农商银行高居第二。年报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73%,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

  徐力透露,该行很多大股东均有意愿进一步增持该行股份,但遗憾受到单一股东持股不能超10%的限制,该行还将继续吸引保险等长期资金以支撑市值稳定。

  实际上,自2021年上市以来,该行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20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是该行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七十年扎根:铸牢“五稳”根基

  保持高分红的底气,不仅仅只立足于当前的“厚家底”,也来自其区域优势的“底盘”,这是发展的根基。

  从历年数据看,上海农商银行九成以上的信贷投放在上海,其中郊区是主阵地。截至2024年末,该行郊区分支行员工人数占上海地区分支机构员工比例达74.9%。而2024年该行95.1%的贷款投放在上海地区,较2023年提升0.25个百分点。上海地区贷款不良率仅有0.94%,良好的经济环境是该行资产质量长期保持行业较好水平的重要原因。

  加入上海农商银行十年的徐力,经历了两届班子,其角色完成了从行长到董事长的转变。在徐力看来,该行“老农信”的底蕴是构建该行稳健经营的文化因素之一。

  总结而言,扎实的客群、优越的区位、老农信的文化底蕴、强有力的股东实力和坚定的战略定力构成了上海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穿越周期、抵抗不确定性的“底盘”。徐力认为,五个“底盘”既支撑了上海农商银行的稳健发展,也是上海农商银行“未来可期”的厚重基石。

  上海农商银行凭借扎根本土的七十余年优势,持续打造了多项业绩增长点。在经营规模方面,该行截至一季末的资产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3.50%。

  在特色业务方面,该行明确将零售金融作为战略“主战场”。截至2024年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953.18亿元,增幅6.63%;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93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5%,存续理财产品总规模1783.96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业务规模稳定增长。

  对于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资产质量变化情况及未来展望,该行高管表示,该行长期以来稳健的风险偏好、经营区域优势以及本地客群经营能力,仍然为公司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该行将通过加强重点行业风险监测排查、提高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等举措,确保资产质量的总体可控。

“四进阶”+“五篇大文章”:助力未来发展

  然而,经济周期行至当下,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行业经营压力加大的挑战。面对行业困境,上海农商银行在经营理念、客户经营、服务能力和科技水平四个方面不断进阶,持续打造业务增长的驱动引擎。

  徐力认为,上述四个“进阶”让上海农商银行在理念、打法、能力和技术上更上一层楼,是“未来可期”的驱动引擎,最终都会逐步通过“客户—业务—业绩”端的优化改善而显现出来。

  “五篇大文章”领域是银行业信贷投放的新的聚力方向,上海农商银行基于区位优势,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把握“硬科技”企业成长痛点,完善专营机构体系,设立行业研究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服务客户数达4278户,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63%。其中,中小微型科技企业贷款户数占比高达97.55%,累计服务上海市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约三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3.74%、17.22%。

  在绿色金融方面,该行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截至2024年末的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投资余额、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7.28%、31.71%、9.09%。

  在普惠金融方面,该行持续深耕三农小微。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866.08亿元,同比增长11.14%,服务客户数达5.20万户,同比增长3.53%,客群触达覆盖面持续拓宽。涉农贷款余额、普惠涉农贷款余额分别提升至677.87亿元、152.02亿元,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向乡村下沉,惠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

  在养老金融方面,该行服务覆盖上海地区七成左右常住老年人,该行加快布局银发服务,管理客户资产规模超4700亿元,同比增长9.22%。

  在数字金融方面,该行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储备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末,该行金融科技投入约13.35亿元,同比增长17.64%;专职金融科技人员904人,占员工总数9.75%,金融科技人数较上年末增加10.51%。

  2025年是该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关键一年。对于未来发展,徐力表示“立足上海,我们要有自信心”。

  在徐力看来,在上海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要提高自驱力,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既要算当前账,又要算长远账,敢于尝试新办法、新模式,接受新挑战,才能实现公司新一轮增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