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三季度利润大超预期,京福安徽成新亮点
京沪高铁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0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达103.02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7.92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39.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6%,显著高于收入增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这一增长背后,不仅得益于全国铁路客运整体回暖——今年前九个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更关键的是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现。中金公司指出,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50.5%,环比改善2.8个百分点,主要因运营成本涨幅低于上半年水平。与此同时,财务费用持续下行,三季度仅3.13亿元,同比减少27.8%,反映出公司债务结构优化和现金流管理能力增强。
京福安徽盈利反转,经营杠杆开始释放
一个被市场逐步重视的信号是:京福安徽公司正从“拖累”转向“贡献者”。此前长期亏损的京福安徽线路,在2025年三季度单季度估算实现盈利约1.7亿元,归属京沪高铁的部分约为1.1亿元,相较上半年仅约500万元的水平大幅提升。中金公司明确指出,这体现了其经营杠杆的初步释放。
随着列车开行数量增加和周转量上升,该线路有望进入盈利加速期。尽管京沪主线业务量在三季度略有放缓(预计为低个位数增长),但京福安徽的高个位数增长有效对冲了主干道的压力,成为支撑整体利润弹性的重要支点。
我为什么依然看好这只“铁老大”
说实话,当我看到京沪高铁三季度净利增速接近9%时,还是有点意外的。毕竟铁路系统整体客运增速在放缓,票价又难有大幅上调空间。但这家公司用实际数据证明了它的管理能力和资产质量优势。
我注意到,无论是申万宏源还是中金公司,都维持了对其“买入”评级。虽然盈利预测略有差异,但共识在于:成本边际递减+现金流稳定+联营公司扭亏,构成了当前估值下的安全垫。目前股价对应2025年PE约18-19倍,若未来两年盈利持续兑现,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技术面上,主力资金近期出现净流入迹象,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上轨之间,短期趋势偏强。当然也要警惕风险——比如政策限价、委托运输费用反弹等,但就现阶段而言,京沪高铁不再只是“稳字当头”的公用事业股,而是正在展现出一定的成长性和经营弹性。
对于追求稳健收益又希望捕捉边际改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它或许比想象中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