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8
证券代码:601811 证券简称:新华文轩 公告编号:2025-021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制定并披露了“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现将行动方案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经营质效
2024 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巩固已有的产业优势,推动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经营业绩实现了稳健和可持续增长,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公司全年实现
营业收入 123.29 亿元,同比增长 3.88%;利润总额 17.09 亿元,同比增长
9.32%;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8 亿元,同比增长 2.10%;总资产 228.99 亿元,
同比增长 5.10%;净资产 150.07 亿元,同比增长 11.87%。
出版业务方面,公司坚持出精品、出效益相统一,加强内容规划、优化出版结构、增强出版发行的协同性,推动“一社一策”特色发展。实施三星堆、三苏、蜀道、冷门绝学、长篇文学精品等重大出版工程,全年出版图书 6000 余种,实现了出版传媒质量效益的双提升。公司策划出版的《家园》《万桥赋》等 40 余种图书入选国家级奖项及规划,其中《苹果花开》《寻找甘宇》入选 2024 年度“中国好书”。公司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全年引进和输出各类版权 600 余项,获评 2024年度中国版权影响力企业,下属 9 家出版社全部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 100 强”。
阅读服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阅读服务融合发展,优化互联网渠道布局,持续提升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能力,满足用户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一是推进实体书店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融入在地文化打造主题场景,加快云店、快闪店等建设,依托熊猫书店等原创 IP 以及与 IP 方联合开发等方式打造文创爆品,西南书城获评“中国最美书店”。二是优化“产品+活动+服务”模式,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政企业务,开展阅读文化活动 6000 余场,创新举办 2024 天府书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三是加强电商渠道精细化经营,构建“自播+达播+社群”内容电商矩阵,完善全媒介布局、多场景联动的“全网连锁发行”模式,巩固图书电商的领先优势。
教育服务方面,公司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渠道创新、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构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主动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变化,调整销售策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策略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和升级“文轩优学”线上服务平台,覆盖学校超 6,000 所,服务学生超 475 万人。积极拓展研学等业务,劳动与实践教育业务服务中小学
生 44.76 万人次。组织并落地教师培训项目 467 个,服务教师 10.91 万余
人次。
二、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坚持改革增效、创新赋能、管理提质,以数字化资源为支撑,以专业化人才为保障,积极探索科技与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加快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内容、业态、渠道、运营管理等创新,厚植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公司注重增强改革系统性,“一企一策”制定业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相互衔接、一体落实。制定公司职能部门、平台部门“三定”方案,优化总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完成岗位职级、薪酬制度改革,实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措施,搭建职务职级“双通道”,施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活力。将 4 家传媒类子公司分别整合进四川画报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动传媒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
二是推进融合发展,持续丰富出版业态。公司密切关注技术创新、用户需求、使用场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积极稳妥推进出版融合发展。2024年,公司下属出版单位基于纸书内容先后推出电子书、有声书、广播剧、数字藏品、现代纸书、元宇宙图书、文创等融合新品 1,291 种,荣获 10 余项国家(省)级融合出版……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