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近日完成全球首个超百公里空芯光纤共纤传输实验,传输距离达101.6公里,支持21dBm高功率传输,容量37.6Tbps,安全密钥率稳定在5kbps量级。这项由电信研究院联合中电信量子集团、科大国盾量子等机构攻关的成果,已发表于《光通信与网络杂志》及欧洲光通信会议等国际顶级学术平台。
量子与经典信号共纤传输长期被视作量子通信规模化部署的核心瓶颈。传统实芯光纤中,量子信号极易受经典信号干扰,导致安全性与传输容量难以兼顾。研发团队提出的频谱协同分配机制与多源串扰抑制策略,使系统兼具低噪声、高安全、大容量、低复杂度特征,为技术商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从技术指标看,四项核心数据均达全球领先水平。101.6公里的传输距离突破传统量子通信距离限制,21dBm高功率耐受性展现空芯光纤的物理优势,37.6Tbps容量相当于万根传统光纤的传输能力,而5kbps密钥率已满足金融级安全通信需求。这些参数共同构成量子通信实用化的技术基石。
产业化前景方面,该突破将显著降低量子通信与现有光缆网络的融合成本。金融交易、政务数据、能源调度等高安全需求场景,可依托此项技术获得信息论可证的安全保障。空芯光纤的规模化应用还将带动光纤制造、量子设备、ICT全产业链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信近期在量子科技领域持续突破。搭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完成搭建,与优必选合作的AI悟空机器人启动交付,海南数据产业服务公司成立等动作,显示其正围绕云网融合战略构建完整技术生态。
在通信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已成必然选择。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仅增1%,而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新兴领域正成为价值增长新引擎。中国电信此次技术突破,既强化了其在国家通信安全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也为行业技术演进提供了明确路径。
随着6G技术试验推进和智算需求爆发,量子通信与经典网络的无缝融合将成为未来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这项突破不仅意味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更预示着通信行业技术范式即将迎来深刻变革。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