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今日披露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一组值得玩味的数字。前三季度营收3942.7亿元,同比微增0.59%;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单看第三季度,营收1248.48亿元,同比下降0.91%,而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0%。
这份财报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在传统通信业务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信的盈利能力仍在持续改善。营收增速放缓与净利润稳步提升之间的反差,反映出公司业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运营数据看,移动用户总数达4.37亿户,三季度净增448万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2.92亿户,单季净增1039万户。值得注意的是,5G用户净增数远超移动用户整体净增,这意味着存量用户向5G迁移的趋势仍在加速。有线宽带用户数突破2亿户,季度净增189万户,基础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定。
深入分析利润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5G用户占比提升带来的ARPU值优化,二是新兴业务对利润贡献度的提高。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已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
在战略新兴业务布局上,中国电信的投入开始显现成效。天翼云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阶段,“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到62EFLOPS,服务行业客户超490万户。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云计算和智算服务市场的地位正在巩固。
同时,公司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布局也值得关注。近期三大运营商集体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批复,为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打开新空间。中国电信表态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eSIM产业开放生态,这可能是未来业务模式重构的一个重要支点。
从研发投入看,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二。在5G标准必要专利、空芯光纤、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为长期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观察中国电信当下的发展路径,传统通信业务作为现金流基础依然稳固,而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业务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在营收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维持了利润的稳定提升,也体现了大型央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定力。
在央企价值重估的背景下,中国电信的估值逻辑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当前15.21倍的动态市盈率,是否充分反映了其在云计算、智算服务等新兴领域的布局价值,还需要市场进一步验证。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