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05:33:4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上海电气330吨核聚变神器运抵法国!20亿大单引爆A股新风口?

  上海电气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大动作”

  今天聊点硬核的——上海电气在互动平台“秀肌肉”,自曝参与了国内外一堆核聚变项目,从BEST到ITER再到“东方超环”,名字一个比一个科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和中科院联合搞的磁体冷态测试杜瓦设备,已经运到法国ITER现场了。这玩意儿重330吨,相当于70多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专门用来测试超导磁体在极低温下的性能。简单来说,这是可控核聚变的关键设备之一,而上海电气能参与这种级别的项目,至少说明技术实力是被国际认可的。

  再加上聚变新能最近抛出20亿的采购大单,涉及BEST项目的关键部件,市场难免会联想:上海电气会不会分到一杯羹?毕竟,核聚变这玩意儿虽然离商业化还很远,但每一次技术突破或大单落地,资本市场总能“先嗨为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翻翻旧账,核聚变概念在A股不是第一次“点火”了。比如融发核电,去年10月因为ITER项目参与的消息,股价直接涨停,第二天继续冲高,但随后资金开始流出,股价又回落了。中核国际更夸张,半个月涨了80%,整个核电板块都跟着“沸腾”。但这些行情的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后续有没有实质进展——如果只是炒概念,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

  再看上海电气这次,参与的可是实打实的设备交付,而且ITER是国际合作的“聚变界顶流”,比单纯的概念炒作多了点底气。不过,核聚变研发周期长、烧钱猛,短期很难看到业绩贡献。所以,市场情绪可能会在“技术突破的兴奋”和“商业化遥远的现实”之间反复横跳。

  机会还是陷阱?

  我的观察是:短期,上海电气可能因为事件催化吸引资金关注,尤其是如果聚变新能的采购订单有明确合作披露;中长期,还得看核聚变技术的实际进展和政策支持力度。参考历史,这类题材的爆发力强但波动也大,比如融发核电涨停后资金迅速撤退,中核国际暴涨后如果没有后续跟进,股价也可能“哪儿来回哪儿去”。

  最后提醒一句: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的圣杯”,但投资它就像等一朵花开——需要极大的耐心,还要承受“花可能根本不开”的风险。如果你对上海电气感兴趣,建议盯着两点:一是后续订单落地情况,二是ITER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至于股价怎么走?市场情绪说了算,但情绪这东西……你懂的。

  (注:本文仅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核聚变有风险,下单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