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吴磊近日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与萨姆鲁克能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这一动作发生在公司股价连续下行的背景下——截至10月17日收盘,上海电气股价报9.13元,单日下跌5.29%,连续多日位于下跌通道。
观察近期资金流向,上海电气呈现明显的融资盘撤离特征。10月17日数据显示,该股已连续4日融资净偿还累计达2.64亿元,融资余额降至33.92亿元。主力资金同样呈现净流出态势,仅10月17日单日净流出规模就达5.34亿元,在电力设备板块中流出规模居前。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股价承压的同时,上海电气在业务拓展上却动作频频。除了哈萨克斯坦之行,公司近期还与天能储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这一合作契合公司正在打造的“风光储氢”多能互补解决方案,也是其布局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落子。
从行业层面看,上海电气所处的电力设备板块近期整体表现疲软。10月17日,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99.44亿元,板块内多只个股出现大幅调整。与此同时,公司涉及的多个概念板块如商汤概念、通用航空、钒电池等均出现较大跌幅,反映出当前市场对相关领域的谨慎情绪。
不过,在低迷的表象下,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国际海事组织近日将航运净零框架投票推迟一年,这为包括上海电气在内的能源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充裕的布局时间。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海电气已在船用绿色燃料生产供应领域先行布局,这可能成为其未来业绩的潜在增长点。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上海电气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其业务触角已延伸至“海陆空网油”全产业链。公司在风电、核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持续拓展,构成了其应对市场波动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上海电气已具备ITER标准的超导磁体生产能力,并实现批量供货,这在未来能源革命中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股价的调整与公司基本面的稳健形成了一定反差。数据显示,上海电气近期融资盘虽在撤离,但在10月13日曾出现单日融资净买入4.1亿元的情况,说明仍有资金看好其长期价值。作为拥有超过120年历史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海电气在国家关键技术领域承担着多个“卡脖子”项目,这种技术底蕴和产业地位难以被短期市场波动所颠覆。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合作的持续拓展,上海电气在新能源装备、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布局价值或将逐步显现。不过,具体何时能够反映在股价表现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市场情绪的修复和业绩的实质性改善。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