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资本市场对上海电气的动向表现出明显关注。该公司股价当日上涨0.77%,报收于10.46元,成交量达12.11亿股,成交额高达129.27亿元,交投活跃。这一市场反应与前一日发布的合作消息高度相关——10月10日,上海电气与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能源领域的深度协同。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国家及河北省能源发展规划,发挥各自优势:河北建投在能源项目投资与运营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而上海电气则在能源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技术解决方案上拥有完整产业链能力。合作范围覆盖风电、传统能源、储能系统、沙戈荒大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园区建设以及燃机项目等多个关键领域。目标明确指向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强化资源、产业、市场与装备的高效融合。
事实上,此次战略签约并非突发动作,而是建立在长期互动基础上的阶段性成果。自2024年11月以来,双方高层已多次会晤。2025年3月,上海电气董事长吴磊与河北建投董事长米大斌就深化绿色低碳发展达成共识;同年5月,河北建投总经理曹欣带队赴上海电气旗下汽轮机厂调研,并实地考察江苏江阴、上海闵行燃气电厂运行情况,显示出对技术落地和项目实操的高度关注。这些前期交流为本次协议签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产业逻辑看,该合作契合当前能源体系变革的大趋势。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电力系统正经历从单一电源向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转变。河北作为京津冀能源布局的重要节点,正在加快气电协同发展和新能源基地建设,而上海电气在燃机、风电、储能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恰好匹配这一需求。通过“小切口”的燃机项目撬动“大突破”的全面合作,模式清晰且具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频繁释放合作利好,但市场情绪呈现分化。部分投资者在公开评论中表达不满,质疑其“利好不断但股价承压”,反映出对价值兑现节奏的焦虑;也有观点认为,上海电气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企业之一,其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储备仍具长期战略价值。至于河北建投旗下上市公司新天绿色能源,虽未直接出现在本次协议主体中,但鉴于其参与了前期燃机项目技术交流,未来业务协同可能性存在,不过具体影响尚需观察后续项目落地情况。
目前来看,该战略合作的具体实施路径、项目清单及投资规模尚未完全披露,因此短期内更多体现为预期层面的催化。后续需重点关注双方在沙戈荒大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的实质性项目进展,以及是否形成可复制的合作模式。这类央地企业联动能否真正推动能源产业升级,仍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