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级别的个人看法:
引论:“数字哥可以给你们举一个例子,这是当下的上证综指的日线图,可以看出2018年9月下旬前,上证A股是个标准的日线二次底背离,可之后的10月份股价并未迎来上涨而是可怕的跳空急跌。而10月大跌之后的后半段至今,也走出了不太标准的日线盘整背离图,但那又怎么样呢,该跌还不是得一样跌?”
首先 先明晰一些概念。 缠论走势中枢的级别常用分为 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这里就少了常用周期图的 15分钟,60分钟,120分钟。而缠论的中枢延伸符合3进制,9段就级别升级。 那么3段构成中枢,中间的5段,7段又少了。虽然级别没升级,但显然,15分钟,60分钟的级别大于5分钟虽然没升级。5段,7段的级别大于3段虽然没升级。如果按照日线图横盘期间1根K线对应1分钟。那么1分钟 1根K线,5分钟应该是5根K线,但是按照3进制最少3根K线也可以。也就是30分钟级别对应日线横盘的K线个数应该是(9,30)这个区间。手掌5根指头都不一般齐,都是同样级别的器官都叫手指,但是就是有差别。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而且不光从时间维度中枢可以升级,空间也可以 比如扩张。(其实不算进入和离开的扩张后的大级别中枢,里边也有7段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现在开始剖析数字哥的原文:“这是当下的上证综指的日线图,可以看出2018年9月下旬前,上证A股是个标准的日线二次底背离,可之后的10月份股价并未迎来上涨而是可怕的跳空急跌。”
上图一个红色箭头就是18年9月下旬前。数字哥说这是标准的日线二次底背离。但不是某级别的两中枢下跌趋势背驰。 因为上图第一个下跌中枢的K线个数是61根。也就是对应60分级别,虽然按照缠论只要小于日线级别都归纳为30分钟级别,但是准确的程度,中枢A:就是30分钟<第一个中枢的级别<日线。而第一个红色箭头那里显然 第二个中枢(参考第一个中枢)还少一段。日线上此时大概52根K线。又是一个 中枢B:30分钟<第一个红色箭头那里的级别<日线。但是看图,显然红色箭头那里中枢B<中枢A.(少了粉色那一段)
原文:“可之后的10月份股价并未迎来上涨而是可怕的跳空急跌。而10月大跌之后的后半段至今,也走出了不太标准的日线盘整背离图,但那又怎么样呢,该跌还不是得一样跌?”
我的解读:第一个红色箭头之后,跳空急跌到了2449两个红色箭头那里。你认为非常标准的两中枢的下跌趋势背驰。 哈哈哈,结果人家延伸到了绿色箭头那里。中枢B 。显然没有上帝视角的真实下,两个红色箭头那里 中枢A=中枢B,判断两个红色箭头那里是非常标准的两中枢趋势背驰下,你认为的该级别的1买(哈哈哈,人家又延伸到绿色箭头那了)。中枢A<中枢B 按照缠论 B 和B一个级别没升级。但是真实呢?
这就是缠师提到的 1买的风险是 中继当成转折,而2买的风险是转折当成中继。就如:“地量见低价”只是半句话。补全还有就是“确认得放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