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部件、底盘部件及热管理部件三大核心领域,主打800V高压扁线定转子、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热管理集成模块等产品,推动公司从单一零件供应商向“三电+底盘子系统”Tier-1供应商升级,单车价值量预计提升3倍,
整体达产后可配套120-150万辆新能源车,年产值突破百亿,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核心部件枢纽。
- 技术突破:建设集团级研发中心,2027年前组建300人研发团队,申请专利50项以上,攻克800V高压电机、碳化硅逆变器等关键技术。
- 效率提升:通过智能制造与区域协同,物流成本占比从3%降至1.5%,毛利率提升0.8-1个百分点。
1. 一期建设(2025年9月-2026年Q2)
- 筹备阶段(2025年底前):完成子公司注册、土地挂牌出让,取得立项备案、环评、能评等前置审批;启动基建招标与核心设备采购,土地平整工程收尾 。
- 建设阶段(2026年Q1):启动主体厂房与研发中心土建施工,同步搭建数字化生产框架,引入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
- 投产阶段(2026年Q2):首条电机定转子生产线调试完工,实现30万台套/年电机定转子、20万套/年智能空气悬架的首台套产品下线,同步送样比亚迪、理想等核心客户测试认证。
2. 二期建设(2026年Q3-2027年)
- 启动条件:一期产能利用率达80%以上,热管理部件订单突破10万套/年。
- 建设内容:新增热管理集成模块生产线,拓展底盘副车架、控制臂等产品;研发中心二期投用,增设高压电机实验室与智能底盘测试平台。
- 产能目标:2027年底实现全品类产能释放,三大产品线合计配套能力达120万辆/年。
1. 一期产能与订单保障
- 核心产品:800V高压扁线定转子(30万台套/年)、智能空气悬架系统(20万套/年),均已获得头部车企订单锁定,客户集中度当前约60%(比亚迪、理想为主) 。
- 技术适配:电机产品聚焦扁线+油冷技术路线,适配800V高压平台车型,切入高效电机结构性短缺赛道(国内高效扁线电机产能不足
2. 应对策略
- 审批管控:成立专项小组对接政府部门,参照重庆基地“拿地即开工”经验压缩流程。
- 短期回报:2026年Q2投产后,预计贡献营收15亿元;2027年一期满产实现营收45亿元。
- 长期效益:全产能达产后年净利润预计超25亿元,静态回收期1.8年,内部收益率(IRR)超20%,显著优于传统煤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