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雨琪)4月29日晚间,中银证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减少1.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0.64%。
在打造差异化特色券商上,中银证券似乎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以设立科创母基金、服务资本市场为抓手发力科技金融,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塑造了企业增长新引擎,取得明显成效。
科创母基金超500亿元跃升行业第三
近两年来,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成为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力的重点。这其中,由中银证券发起的中银科创母基金因动作快、规模大引起了较多的市场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自2024年8月成功落地中银科创母基金首只基金后,中银证券联合地方政府、产业龙头又落地多只基金。特别是在2024年年底,仅在近两个月内中银证券就设立多只基金。
据2025年3月12日中国银行举办的发布会信息显示,中银科创母基金规模已超过500亿元。在2024年发布的新筹设10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中,中银科创母基金规模位列第三,仅次于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基金,凸显了中银证券基金管理能力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可。
投行业务持续创新落地多个首单
在科技、绿色、乡村振兴等领域,中银证券持续加大力度,落地市场多个“首批”或“首单”。例如全国首单AA+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公司债、全国首单主体评级AA+孵化类科技创新公司债、交易所市场最大注册规模央企科创债等。
据统计,在债券承销业务上,中银证券不含地方政府债的债券业务主承销金额2505.54亿元,位居证券行业第13名,其中金融债承销规模位居行业第6名。在科技金融领域,公司主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规模68.07亿元,位列行业第12名。在绿色金融方面,中银证券主承销绿色债券规模137.30亿元,位居行业第7名。
此外,在股权业务方面,中银证券同样可圈可点。今年3月,中银证券还助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汇通控股登陆沪市主板,成为上交所“蛇年第一股”。并且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案中,担任海通证券的独立财务顾问,充分展现了其在复杂并购重组项目中的专业能力,也为公司在股权融资业务中另辟蹊径,发力并购重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万得数据显示,中银证券今年一季度股权承销规模行业第6,IPO主承销规模行业第10,并购家数行业第4。
中银证券在年报中再度提出“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力科技金融赛道,寻求差异化发展”。结合其境内券商中唯一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东背景来看,中银证券的科技金融发展图谱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协同大股东中国银行,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提供一体化“投行+商行+投资”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持。这或许既是中银证券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