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7 02:34:10 股吧网页版
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攻坚”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4月的结束,A股市场2024年年报披露正式落下帷幕。《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沪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实现重大跨越,规模突破万亿元,占据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凸显其对创新的执着与投入的决心。其中,沪市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约9200亿元,多年来持续增长,短短五年便实现翻倍。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831家保持增长,这些企业成为沪市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从行业视角来看,钢铁、基础化工等行业研发增速领先,分别达12%、8%等。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它们凭借持续研发投入实现转型升级。而计算机、国防军工等行业研发强度较高,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不断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值得肯定的是,链主企业在推动传统支柱产业升级中扮演核心角色。在化工领域,万华化学维生素A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皖维高新高强PVA纤维及光学薄膜实现进口替代,打破国际垄断;中国巨石研发出全球最高模量玻璃纤维配方。在电力领域,国电南瑞攻克继电保护关键技术,平高电气解决进口电容器难题,中国核电推动零碳燃料动力技术应用。在船舶领域,中国船舶中高端船型占比超80% ,成功研制第五代大型LNG船;中船防务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成为国际航运“香饽饽”。这些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强链补链,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沪市公司积极抢占先机。在具身智能领域,拓普集团、卧龙电驱、柯力传感、鸣志电器等企业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构建平台化产品布局或提供关键组件,推动行业发展。在6G领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主导相关技术研究,均进入仿真测试阶段。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中国核电战略参股,加速聚变堆商用化,为核能发展关键一步。

  民营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多维度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技术攻坚上,天坛生物新产品推进产业化,福耀玻璃推出创新产品解决行业难题。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恒瑞医药开创对外授权新模式。产业链生态共建方面,机械设备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赛力斯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通过链式创新,沪市公司从以往的“单点突破”逐渐走向“集群攻坚”,在各行业全面开花,不仅推动自身发展,更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