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刚刚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有点超出市场预期。最抓眼球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127亿元,比此前市场预测的122亿高出约4%。虽然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3%至271亿元,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自营业务量价齐升,带动利润环比大幅反弹。单看3Q25,归母净利润51.8亿元,环比增长33%,扣非后更是同比暴增389%。
从业务结构来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细说。首先是经纪业务,在市场交投明显回暖背景下实现高增长:3Q25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翻倍以上,华泰的经纪净收入达28.4亿元,同比+128%,环比+56%。与此同时,融资市占率稳定在7.14%,显示其零售客户基础依然牢固。投行业务也不弱,尤其再融资承销同比大增432%,IPO市占率达13.4%位列行业第四,港股股权承销更是同比激增240%。
不过资管和投资收入受此前出售Assetmark的影响,同比仍有下滑。但进入三季度后已现改善迹象,尤其是自营投资端表现亮眼。3Q25末金融投资资产达4760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8%,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大幅增加42%。结合当季沪深300涨17.9%、创业板指涨超50%的行情,华泰显然抓住了这波权益市场反弹机会。测算显示其单季年化投资收益率达4.5%,环比提升0.44个百分点。
我还注意到一个信号:公司总资产突破万亿,经营杠杆从3.58倍上升至3.93倍,说明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正在适度加杠杆运作,反映出管理层对当前市场环境的信心。
说实话,看到这份成绩单,我第一反应是“稳中有进”。相比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并购后的爆发式增长,华泰没有大的资产重组动作,却能靠自有业务节奏实现利润超预期,实属不易。特别是它在指数型基金领域的布局——旗下华泰柏瑞非货ETF规模已达5978亿元,行业第三;南方基金也保持强势,非货规模年初至今增长23%。这些都为长期财富管理转型打下了底子。
当然也有隐忧。比如净利息收入虽同比大增151%,但主要来自低基数修复;资管整体收入占比仅5%,仍显薄弱。而且当前股价报21.72元,跌幅4.53%,市场似乎并未完全反映业绩利好。
但就基本面而言,申万宏源已上调其2025年盈利预测至174.2亿元,并维持“买入”评级。在我看来,这轮上涨不是短期交易驱动,而是业务结构优化与市场贝塔共振的结果。只要后续股基成交维持活跃,华泰的自营和经纪双轮驱动逻辑就能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