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向炎涛)10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邮储银行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加快轻型化转型步伐,构建更加多元、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有效提升风险把控能力,主要风险态势平稳可控。
收入端,以稳息差、扩中收、提非息为主线,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息收益率1.68%,保持行业优秀水平,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前三季度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非息业务,重点抓债券、基金和票据“三个非息创收点”,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52%,在营收中占比提升2.40个百分点。支出端,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快数智化转型和集中作业,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66%;成本收入比57.40%,较去年同期降低2.65个百分点。在收入端和支出端双重作用下,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风险防控方面,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延续了多年来的低位运行态势;加强资本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为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邮储银行加快“看未来”技术应用,批复客户同比增长37.24%,批复金额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0%,应用“看未来”批复客户的不良率水平低于全行平均不良率水平。
三季报显示,邮储银行加快推进“五大行动”和“七大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渠道效能、业务结构等关键环节,加速形成“县域与城市协同、线上与线下联动、零售与对公互补”的发展格局与更具韧性的均衡发展体系,精准发力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在县域服务方面,邮储银行聚焦产业经济发展稳定、客群基础较强、业务需求旺盛的强县富镇,加大政策资源投入力度,推动重点地区突围并带动周边发展,进一步释放县域潜力。在城市金融方面,着力推动重点城市行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风险控制力、品牌影响力和综合服务力提升,推进构建高水平城乡联动经营新模式。在网点效能方面,试点推进网点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广以网点为主阵地的获客活客新模式,推进网点综合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在公司业务方面,构建跨区域协同、前中台共进等重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资金实力强、网络覆盖广、协同联动深、科技支撑准、服务机制优”五大优势,重点围绕新兴行业强化主办行客户培育,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6.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3%。在手机银行方面,着力推动引流获客、场景嵌入、渠道联动、数据整合、服务融通,将手机银行打造成满足客户“金融+非金融”需求的首选生态平台。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围绕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体系、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风险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七大改革”,聚焦核心能力建设,加快体系改革,系统培育转型动能。通过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一分一支”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数智化优势,加快“云柜”远程服务和“数字人”等数智科技推广应用,提升集约运营水平等举措,持续增强资源整合、数智驱动与集约运营能力,推动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双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