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与中国人寿再度联手,设立超17亿元仓储物流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及长江中游核心城市高标准物流资产。这不仅是双方第三次合作、资产管理规模累计突破150亿元的里程碑,更标志着“轻重分离”模式在物流基建领域的深度落地——产业方专注运营,险资提供长期资本支持,一场关于物流资产金融化的结构性变革正在悄然成型。
强强联合背后的逻辑:产业资本与长期资金的双向奔赴
此次基金由国寿资本担任管理人,除中国人寿外,还引入了申通快递、友邦人寿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形成了产业+保险资金的多元化出资结构。这种组合并非偶然:一方面,中国人寿作为大型险企,在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持续加大另类资产配置,物流仓储这类现金流稳定、抗周期性强的不动产项目正契合其长期收益需求;另一方面,菜鸟拥有成熟的智能园区运营能力和全国性网络布局,能为基金资产提供稳定回报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菜鸟与申通快递的第二次基金层面合作,双方关系已从“项目级试点”升级为“战略级生态共建”。结合近期阿里系对申通购股权行权期延长至2028年的动作来看,菜鸟正通过资本纽带深化对快递网络的协同控制力,而不再局限于股权收购。
“轻重分离”模式浮出水面,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本次基金投资的标的均为菜鸟旗下的高标准智能转运枢纽,但所有权归基金所有,运营管理仍由菜鸟负责。这一安排体现了典型的“轻资产运营”思路:企业将重资产剥离给专业投资机构,自身保留运营能力,既释放了资产负债表压力,又可通过基金管理费和绩效分成获得持续收益。
我们观察到,随着物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核心城市的高标仓已成为稀缺资源。谁能在关键节点掌握智能化、高效率的基础设施,谁就掌握了竞争主动权。菜鸟通过基金化运作,既能快速扩大资产规模,又能吸引多元资本参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这种模式有望被更多物流企业借鉴。
目前菜鸟境内运营物流园区约90个,总建筑面积达1100万平方米。若未来更多资产以类似方式证券化,不仅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也为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进入新基建领域提供了标准化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