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09:26:3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利润狂飙1678亿!中国人寿碾压式登顶,增速60.5%太狠了

  # 利润狂飙1678亿,中国人寿亮出惊人成绩单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自身历史同期纪录,更一举超越中国平安,跃居上市险企利润榜首。与此同时,公司总保费收入达6696.45亿元,同比增长10.1%,创下历史新高。这份“量利双增”的成绩单,在当前宏观经济承压、保险行业转型深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亮眼。

  从经营细节来看,中国人寿的强势表现并非偶然。其新单保费达2180.34亿元,同比增长10.4%,续期保费也保持稳健增长至4516.11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大幅增长41.8%,反映出业务结构和质量的显著优化。在投资端,公司总投资收益高达3685.5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达到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主要得益于权益类资产配置的灵活调整和对半导体、数字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 我看这轮爆发:不是运气,是战略兑现

  说实话,看到这个利润增速时我第一反应是“是否基数偏低”?但查阅资料后发现,去年同期已是高基数,这意味着60.5%的增长含金量十足。我认为,这次业绩爆发背后,是中国人寿近年来持续推进“资负联动”战略的集中兑现。

  我在分析中注意到一个关键信号:浮动收益型产品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提升了超45个百分点。这说明公司在主动优化负债结构,降低刚性成本,增强与资产端的匹配能力。这种结构性调整,正是过去几年行业最难啃的“硬骨头”,而国寿显然走在了前列。

  此外,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并非盲目追高,而是依托其7.28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规模,系统性地布局科技成长赛道。比如最新公告拟出资20亿元参与“国寿投资—远致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和智能电动车领域,这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长期战略卡位。

  # 前景可期,但挑战仍在

  尽管我对中国人寿当前的表现持积极看法,但也必须正视现实挑战。技术面显示,KDJ与RSI均出现死叉,短期存在回调压力;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1.66亿元,说明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不过,中金、太平洋证券等机构纷纷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显示出专业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我认为,中国人寿的核心优势在于“稳”与“进”的平衡:销售人力60.7万,仍居行业首位,渠道基本盘稳固;康养社区已落地19个项目,服务生态逐步成型。只要资本市场不出现剧烈波动,其2025年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1760亿元,PEV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反弹,而是一家头部险企在战略转型深水区取得的关键突破。我愿意用一句话总结:当别人还在调结构时,国寿已经开始收割成果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