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寿(601628)发布了2024年度ESG报告。
董事长在致辞中提到,2024年是中国人寿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中国人寿董事会在这一年完善ESG管理策略,立足中国,放眼国际,积极打造治理现代化的“国寿案例”。
在ESG方面,中国人寿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其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并且连续9年获得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法人机构A类评价,连续26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保持A类评级。
但是,《财中社》发现,中国人寿发布的ESG报告在能耗指标披露方面存在数据矛盾现象。
根据报告披露的核算体系,其能源消耗核心指标包含三项: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单位: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收)、综合能源消耗密度(单位:千克标煤/万元营收)及用水密度(单位:千克/万元营收)。数据显示,2022-2024年间三项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8.57攀升至12.79,综合能源消耗密度从2.43升至3.72,用水密度则从100.21激增至137.02。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中国人寿营收实现30.5%的大幅增长,理论上单位营收能耗指标应因分母扩大效应而自然下降。然而实际数据显示,三项能耗强度指标不仅未随营收基数扩大而降低,反而出现显著增长。这表明,其碳排放、资源消耗增长幅度甚至要快过营收增速。而令人困惑的是,报告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维度给出相反结论——2024年范围一、范围二排放量较上年微降。这种总量与强度指标的反向变动,表明公司在碳排放核算边界界定、数据折算方法或营收基数匹配等方面可能存在深层统计口径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净利润千亿的保险巨头,中国人寿2024年首次增加了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投入,金额为159.7万元。
中国人寿在消费者保护端也面临较大的压力。数据显示,公司于2024年受理各类客户投诉及不满事件共298063件,每1万张保单有7.05件投诉及不满。而这两项数据在2023年分别是135730件和每1万张保单3.32件投诉及不满,同比分别上涨119.6%和112.3%。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各环节接收客户投诉及不满情况包括销售环节151384 件、续费服务环节30174件、理赔环节44531件、保险合同变更及保全环节 38203件、承保环节8004件、其他环节24942件。
不过,虽然中国人寿在2024年的被投诉量飙升,但是该指标在行业内仍然表现得较为优秀。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2024年行业投诉情况,中国人寿在公布投诉相对量指标的82家寿险公司中,亿元保费投诉量排名行业第60名,万张保单投诉量排名行业第79名,万人次投诉量排名行业第75名(排名越后,指标越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