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0月18日,金田股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表现强劲。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同比微降0.09%;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04.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205.69%。在营收基本持平背景下,归母净利润翻倍、扣非净利润增长超两倍,充分彰显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和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这一亮眼业绩的背后是金田股份长期坚持“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的成果。公司深耕铜加工行业39年,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铜材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达191.62万吨,铜材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91.98万吨,龙头地位稳固。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高端化与绿色化布局,攻克铜基材料高综合性能与特殊工况环境的技术瓶颈,构筑领先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业务发展迅猛。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实现量产100余个,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42项。其中800V高压平台新增定点23项,已实现多项批量供货,相关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37%,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公司1000V驱动电机用扁线产品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兆瓦闪充”技术的关键支撑材料,业内标杆地位凸显,并有序推进1200V产品的客户认证,持续领跑行业技术升级。
与此同时,在AI算力爆发带来的散热需求浪潮中,公司凭借在材料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迅速切入高端散热市场。上半年,公司用于散热领域的铜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2%。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凭借高导热率、优良焊接性能等优势,在3DVC新型AI散热结构中实现大规模量产,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此外,公司高精度异形铜排已批量应用于算力机柜框架母线,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也已批量供货于多家头部企业的算力服务器产品中,电磁线则在AI基站高压散热系统风扇中实现量产。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紫铜管件项目持续扩大业务合作。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的积极成效,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57%。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并实现了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上半年,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产品已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等场景,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中实现量产,正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