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翻倍!金田股份逆势交出亮眼成绩单
金田股份(601609)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7%,这一数据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同比微降0.09%;但归母净利润达5.88亿元,接近翻倍增长。单看第三季度,营收为324.7亿元,归母净利润2.15亿元,盈利能力持续释放。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持续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同时,高端领域应用深化和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叠加数字化建设与管理优化,共同推动了盈利水平的跃升。
高端化+出海,驱动利润跃迁
从财报细节来看,尽管整体营收几乎持平,但利润结构明显优化。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69%,净利率也上升至0.65%,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附加值上的进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算力散热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果:高导精密铜排进入IGBT供应链,铜热管、液冷铜管批量供货服务器头部企业,上半年用于散热的铜排销量同比增长72%。此外,海外业务表现抢眼——前三季度境外主营收入达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项目稳步推进,越南电磁扁线项目也在扩大合作。
战略调整背后的资金效率考量
我注意到一个关键动作:2025年9月,公司宣布将“金铜转债”部分募集资金变更投向,原计划的“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因地产需求疲软而放缓,转而投入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合计涉及募资2.67亿元。这一调整并非被动收缩,而是主动聚焦高成长赛道的体现。双零级超细铜导体广泛应用于高频通信和高端电子器件,技术壁垒高、利润率优,说明金田正在从传统铜材制造商向高端新材料供应商转型。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这份财报被一些媒体片面解读为“增收不增利”,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是典型的“提质增效”案例。营收基本稳定下净利润翻倍,说明内部运营效率在提升。虽然经营现金流为负12.01亿元,但结合当前铜价波动背景,可能是战略性备货所致。更让我放心的是,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年内累计增持近8000万元,真金白银表达信心。不过也要警惕风险:毛利率仍偏低,存货周转率下降,且受限资金比例较高。短期股价处于震荡区间,支撑位11.14元值得关注。总体而言,金田股份正走在正确的转型升级路上,未来能否打开估值空间,取决于高端产品放量速度和全球产能落地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