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军工前三季度净亏损1776.7万元,但同比减亏
长城军工(601606.SH)近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10.7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净亏损1776.7万元。尽管整体仍处亏损状态,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实现“同比减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第三季度单季表现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963.39万元,扭转了前两季度的亏损局面。此外,报告指出,因产品交付量增加及销售结构优化,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
营收增长背后的结构性改善
从财务细节来看,虽然公司前三季度整体净利润为负,但多项指标显示经营状况正在边际改善。营收持续增长反映出市场需求尤其是军品订单的稳定释放。同时,销售产品结构的变化带来综合毛利率提升,说明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布局初见成效。结合上半年数据——彼时归母净利润亏损2740.09万元,同比减亏30.85%——可以看出,进入三季度后盈利能力已出现明显修复。这或许意味着成本控制和产品升级策略开始起效。
我怎么看这家军工企业的现状?
说实话,看到亏损数字第一反应是担忧,但我更关注的是趋势变化。我注意到这家公司虽然三项现金流均为负、ROIC偏低,但营收连续多个季度增长,亏损逐步收窄,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尤其在军工行业,利润释放往往滞后于订单和交付周期,短期亏损并不完全反映长期价值。更何况,当前股价已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预期:主力资金今日净流入2.14亿元,短期技术面也处于“多方占优”区间。
我认为,不能孤立看待这份财报。长城军工背后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重组预期这一重大催化剂,叠加其在迫击炮弹、反坦克导弹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子公司涉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带来的民品想象空间,这些都构成了支撑估值的重要因素。机构方面,国泰、南方、中欧等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均有增持动作,说明专业投资者并非只看当下盈利。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谨慎。当前股价处于短期压力位附近(56.80元),且换手率较高,波动风险不容忽视。如果后续未能持续兑现盈利改善,情绪退潮可能导致回调。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市场对长城军工的乐观,并非毫无根据的炒作,而是建立在基本面边际好转与改革预期共振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