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20.84亿元,利润总额达555.35亿元。其中:15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81.72%;96家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加,占比超五成
9月15日下午,在安徽证监局指导下,安徽上市公司协会举办“2025年安徽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参会的77家公司向投资者集中介绍上半年业绩情况及业务布局,答复投资者相关提问近千个。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实现经营业绩、市场表现“双丰收”:
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20.84亿元,利润总额达555.35亿元。其中:15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81.72%;96家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加,占比超五成。
截至9月15日收盘,“安徽板块”中有154家公司股价较年初上涨,15家公司实现市值翻倍。其中,长城军工、福赛科技、铜冠铜箔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上涨318.11%、205.5%和202.35%;阳光电源、江淮汽车、海螺水泥、科大讯飞市值均超千亿元。
紧跟热点话题回应投资者关切
在集体业绩说明会互动环节,多数投资者较为关注近期政策热点及公司新兴产业布局情况。
9月11日,合肥都市圈被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中华老字号、安徽本土品牌,合百集团产业覆盖零售业及农产品流通两大主要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合肥都市圈要素改革方向,在零售数字化转型、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智慧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实践,通过要素高效配置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合百集团董事会秘书杨志春在会上说。
自去年底发力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后,中鼎股份颇受市场关注。中鼎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伟坚透露,公司位于合肥机器人基地的研发中心已装修完成,力矩传感器产线已基本完成搭建。当前,中鼎股份已为奇瑞墨甲机器人配套橡胶件、为埃夫特工业机器人配套谐波减速器等,并正与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进行业务对接。今年上半年,中鼎股份实现营收98.46亿元,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已获国内空悬业务订单总产值约158亿元。
关于人形机器人皮肤领域的研发进展情况,安利股份表示,公司已就相关方向与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及合作方展开有序接洽,并推进样品递送工作。
加强市值管理提升分红比例
绝大多数投资者在互动交流中向公司表达了加强市值管理工作的希望。
今年4月,安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印发《关于加强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提出十条举措,着力提升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提升安徽上市公司抗击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
今年上半年,山鹰国际、颀中科技、长虹美菱等公司相继开展股份回购,近10家公司大股东实施增持计划;包括阳光电源、海螺水泥、国元证券、永新股份等29家公司宣布实施中期分红。
“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发展的大前提下,公司分红相对保持稳定水平。”永新股份表示,根据公司《关于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的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8元,共派发现金红利1.71亿元。自2004年上市以来,永新股份已连续分红21年。
海螺水泥在今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比例为29%,拟派发现金12.66亿元。海螺水泥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制订了《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估值提升计划》等制度和计划,积极推动落实相关举措,努力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进一步增强股东回报。
“A+H”双融资平台发力
9月15日,芯碁微装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的H股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赴港上市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作为一家主营直写光刻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PCB、IC载板、先进封装及掩膜版等领域。
“今年上半年,在AI算力爆发、新能源汽车电子化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芯碁微装产销两旺,自3月以来便进入产能满载状态,目前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服务,全力保证交付效率。”在9月5日举行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芯碁微装董事长程卓表示。
今年以来,三只松鼠、华恒生物、阳光电源、晶合集成等“安徽板块”上市公司先后递表港交所,开启“A+H”两地上市征程。相关投资人士表示,“境内+境外”双融资平台既能扩大融资规模,又能提升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9月12日,阳光电源举行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会议决定,鉴于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赴港上市,增选香港岭南大学金融系教授魏铼为独立董事,并确定9位董事在港股上市后的董事会角色。此外,董事会决议将于9月30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多项港股上市的相关事宜。
另外,随着奇瑞汽车等皖企赴港上市流程的加速推进,安徽境外融资通道进一步通畅,境外资本市场持续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