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7.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较上半年扩大8.3个百分点。单季度来看,25Q1/Q2/Q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8.1%/+36.5%/+35.2%,盈利增速呈现逐季走阔态势。
驱动盈利增长的核心因素来自投资端。截至25Q3末,公司总投资资产规模达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8%。尽管净投资收益率(非年化)因利率中枢下行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至2.6%,但受益于A股市场震荡上涨,总投资收益率(非年化)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5.2%,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推手。
寿险业务方面,新业务价值延续较好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153.5亿元,同比增长31.2%(可比口径)。值得注意的是,银保渠道成为增长主力,新保业务达38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4%,其中期缴业务同比增长43.6%至159.9亿元。代理人渠道则呈现企稳迹象,新保业务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8个百分点至-1.9%,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分红险占比达58.6%,较上半年提升7.6个百分点。
产险板块表现稳健,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1.0个百分点至97.6%。车险保费同比增长2.9%至804.6亿元,非车险保费同比下滑2.6%,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所致。自然灾害影响减弱及费用精细化管理共同推动了承保利润的释放。
从战略层面观察,公司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强化芯基本法引领作用,实现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6.6%至7.1万元。同时,通过352大健康施工蓝图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立体式解决方案,进一步赋能主业。
基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光大证券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63/638/674亿元。目前A/H股价对应公司25年PEV分别为0.53/0.44,维持买入评级。不过市场似乎对短期波动更为敏感,10月31日保险板块整体调整,中国太保当日跌幅达5.96%。
纵观行业环境,监管推行报行合一、加快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等举措,正在重塑保险业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太保通过多元渠道模式升级和业务结构优化,展现出较强的战略执行力。其银保渠道的快速发展和投资收益的显著提升,为公司在行业转型期实现价值增长提供了双重驱动力。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