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季度单季增速更是高达35.2%,远超市场预期。这份成绩单背后,不仅是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更折其在寿险转型、资产配置优化和渠道重构上的深层突破。
利润高增双轮驱动:投资与负债两端共振
我观察到,中国太保此次盈利跃升的核心动力来自“资产+负债”两端的协同改善。从资产端看,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达5.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5.4%。管理层明确表示,这得益于对成长股机会的主动把握——尤其是在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卫星策略”布局,实现了超额回报。
而在负债端,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638.63亿元,同比增长14.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7%,可比口径下增幅高达31.2%。值得注意的是,银保渠道成为最大亮点,前三季度保费同比大增63.3%,显著拉动整体增长。公司透露,国有大行业务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22%提升至36%,未来合作网点计划以35%-40%的速度扩张,显示出清晰的战略路径。
产品结构加速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成主力
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在业绩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预计2026年分红型等浮动收益产品占比将超过50%。这一调整顺应了利率下行周期中客户对潜在更高回报产品的偏好变化。目前银保渠道中,分红险销售占比已在10月升至70%以上,反映出市场需求的真实迁移。
与此同时,产险业务也持续优化。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降至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其在非车险领域主动调整结构初见成效。尽管非车险保费略有下滑,但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为长期稳健经营打下基础。
目前信息有限,还需进一步观察的是其资产负债率(89.74%)略高于行业均值的情况,以及毛利率(17.46%)仍低于同业的问题。不过,主流券商普遍持乐观态度,太平洋证券、东吴证券均维持“买入”评级,并看好其未来三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