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美丽
“农业保险既是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支撑,也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实现‘精准承保、精准理赔’,已成为当前提升农险服务质效、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华表示。
为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聚焦构建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坚持新质生产力赋能与机制协同双轮驱动,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其粮食作物种类多、种植结构复杂,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带来的挑战,对农业保险的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紧扣“稳粮保供”目标,积极探索“科技+农险”融合路径,在全省范围内部署推进“双精准”试点工作,计划年内实现“百镇、千村、万户”建设目标。
“该工作围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广泛应用遥感影像、AI识图、气象数据融合和农情监测等科技手段,推动实现‘按图承保、按图理赔’全过程数据支撑与风险闭环管理,切实提升农险服务质效与响应能力。”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当前,山东小麦陆续进入成熟阶段,水肥需求量大。在此关键时期,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聚焦重点种植区与高风险区域,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依托e农险APP开展风险减量工作。
“一方面,我们在田间开展巡检作业,基于阶段性监测数据分析小麦长势与土壤墒情,识别田间异常风险区域,为农户提供管理参考,助力提升田间作业效率和产量预期;另一方面,结合农情数据与气象模型,利用AI算法对重点区域开展风险分析,初步识别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等自然灾害趋势区域,辅助农技人员开展防控准备。”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在聊城市临清市尚店镇段刘庄村的“双精准”试点麦田里,《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看到该分公司人员正携带高清图像设备与精密测量仪器,对每块农田逐一核实边界并精准落图,利用亚米级遥感影像和AI算法获取地块级承保数据。
“我们还结合现场验标等信息,持续推动小麦完全成本保险业务的线上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作业,实现‘户到田、田到图、图入库’的精确作业闭环,逐步实现按图承保、跟踪与理赔。”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试点提升了农险承保数据的精度,为定损理赔提供了科学、可回溯的数据支撑。
农业生产风险无处不在,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对粮食安全构成长期威胁,部分农户甚至因此陷入困境。为提升农业风险抵御能力,深入推进“精准承保+精准理赔”双轮驱动机制,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联合星耘保泰等第三方科技公司打造了“空天地一体化”承保理赔技术体系。
据了解,该体系融合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无人机航拍、气象数据、物联网感知终端等多源数据,通过AI算法与GIS技术开展数据建模,采用时空融合方法实现对地块信息的高精度还原和对风险的动态感知。
“该体系依托高频遥感监测和灾害分析模型,不仅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全流程数据支撑,提升了承保理赔的效率与准确性,更实现了作物生长周期的全域监控与风险预警,推动农业保险服务从‘灾后补偿’向‘风险减量’战略转型。”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李少华表示,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将持续推进“双精准”工作提标扩面,加快实现投保理赔信息线上告知、公示与查询,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并不断细化风险识别与保障策略,推动保险服务更贴近农户需求、更精准匹配生产实际。
(通讯员张洋龙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