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大智慧(601519.SH)还是金融数据行业的“白富美”,湘财股份(600095.SH)想“高攀”却未能如愿。
十年后,风水轮流转——大智慧业绩惨淡、用户流失,湘财却摇身一变成为“接盘侠”,宣布换股吸收合并这位昔日的互联网券商巨头。
这场并购,究竟是湘财的“抄底”妙手,还是两个“难兄难弟”的抱团取暖?市场争议不断,有人期待它能复刻东方财富的崛起之路,但现实可能更骨感——两家公司加在一起,市值只略高于东方财富的十分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湘财股份发布的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的业绩仍然没有明显起色,上述两个报告期,公司的营收分别同比变动了-5.56%、5.44%,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47%、45.41%。
大智慧的业绩也不怎么样,2024年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338.24%,2025年一季度虽然转为正增长且涨幅超过100%,但净利润绝对数只有200万元。
这样的两家公司合并,能否上演逆袭神话?
减持变合并,湘财股份信披突然转向
今年3月,湘财股份公告称,公司与“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正在筹划由公司通过向大智慧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但就在几个月前,湘财股份还公告要减持大智慧的股份——2024年底宣布减持12.66%,2025年2月又计划再减1%。市场一度以为两家要“分道扬镳”,结果剧情突然反转:我们不卖了,我们直接合并!
当时,湘财股份对于减持的解释是:“减持是为了提高资产流动性。”合并时又换了一个理由:“战略协同,打造互联网券商新生态。”
不过通常情况下,湘财股份此前计划减持大智慧股份,往往意味着对大智慧未来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而眼下由此前的减持计划变更为当下的合并,信息披露上的突然转向是否可能误导投资者?
更重要的是,这种“战略协同”是否真能重新在互联网券商江湖中提升自己的生态位?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先来看看并购标的公司大智慧的情况,这家公司曾经与东方财富、同花顺同为金融信息三巨头之一,如今却深陷“中年危机”:
2024年营收7.71亿,同比下滑0.84%;净利润亏损2.04亿,同比下滑338.24%。核心收入仍靠PC端(占比近50%),在其他竞争对手早已大步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大智慧的移动端却布局迟缓,2024年,来自金融资讯及数据移动终端服务系统的营收仅2555.82万元,占比仅约3.3%。

数据来源:wind
如果说,湘财股份看中的是大智慧的数据和流量潜力。但问题是,大智慧在和东方财富、同花顺等对手十余年的较量中,早已经被甩开了极大的差距,以市值的直观对比来感受一下这种差距(截至5月19日):东方财富3394亿,同花顺1390亿,大智慧183.4亿。
眼下湘财+大智慧再来追赶,还来得及吗?靠两家“弱弱联合”来提升在互联网券商中的地位,似乎仍然不容易。
另一方面,湘财股份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2024年营收下滑5.56%,净利润勉强突破1亿。截至2024年末,以总资产规模计,湘财股份合并大智慧后,总资产合计406亿,仍然低于此前排在它前面的哈投股份(438亿),在券商行业的总资产规模排名仍然在45名开外。
对此,也难怪有投资者吐槽:“两家公司加起来,市值还不到东方财富的零头,两个学渣加起来,就能变成学霸?”
实控人黄伟背后的新湖系“债务阴影”
在湘财股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佳背后,其实际控制人黄伟(新湖系掌门人)近年深陷债务危机。
湘财股份的控股股东为新湖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伟。尽管近年来股权结构多次调整,引入浙江国资后,黄伟的实际控制人地位未变。
然而,新湖系及黄伟近年来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涉及员工信托产品兑付、资产缩水、公司易主及资金链紧张等问题。

数据来源:wind
虽然湘财股份强调“上市公司独立性”,但投资者难免担心:如果实控人的债务问题没有解决,是否可能最终让出湘财股份的控制权?事实上,截至最新财务报告期,新湖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将所持的99.99%湘财股份股权质押。
此外,湘财股份自身在内控合规等问题上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之处。
今年1月9日,重庆证监局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湘财证券前总裁孙永祥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等,最终被责令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721.29万元,并被处1121万元罚款。
2018年4月24日至2023年8月19日,孙永祥先后担任湘财证券总裁、高级顾问。据重庆证监局披露的细节,湘财证券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共有7个自营证券账户。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9日期间,孙永祥通过参与湘财证券自营证券账户投资决策,继而借助他人账户,利用未公开信息,同期或稍晚于湘财证券自营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累计趋同交易股票52只,交易金额6285.97万元。从上述案件细节可以看出,孙永祥违规买卖股票的时间长达三年多,湘财证券的内控瑕疵之大可见一斑。
近日,湘财股份公告称,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预案披露以来,公司及有关各方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但截至公告日,审计、尽职调查等工作尚未完成。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的相关议案,并履行后续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本次交易尚需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及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实施,能否取得相关批准及最终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多起券商并购案标志着国内券商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马太效应逐步显现,中小券商面临着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的危机。此次湘财股份合并大智慧,虽有助于其在行业竞争中互补资源,但从整体规模来看,此次合并对于提升其行业地位的作用并不明显。
后续湘财股份是否还有其他同业并购计划?实控人的债务危机如何解决?合并后治理结构变化、双方人员、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又将如何推进?在此过程中如何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市值稳定?《产业资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