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民生(601456)刚刚拿下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这不仅是牌照的扩充,更是其向全链条综合券商迈进的关键一步。在当前市场加速机构化、衍生品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这一资格将显著增强其定价能力与盈利能力,尤其在并购整合持续深化的当下,释放出强烈的业务升级信号。
牌照落地,补齐衍生品布局关键拼图
根据公司公告,国联民生已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正式核准其开展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这意味着公司可以为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主流期权品种提供双边报价,承担流动性供给职责。从行业角度看,做市业务属于典型的重资本、高技术壁垒业务,需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做市底仓,并依赖成熟的风控系统和量化模型支撑。目前,上交所两大核心期权品种的做市商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主做市商日均申报量占全市场超93%,集中度极高。国联民生此时获批,说明其资本实力、系统建设和风控能力已获监管认可,标志着其场内衍生品业务正式迈入“深水区”。
整合红利释放,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这一资格获批并非孤立事件。今年以来,国联民生对原民生证券的整合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截至2025年11月中旬,公司通过司法拍卖进一步增持民生证券股份至99.98%,股权结构更加稳固。同时,投行、资管、财富管理及研究条线的整合基本完成:投行业务已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资管产品管理人完成变更,研究团队引入孔蓉等资深人士,组织架构日趋协同高效。财务表现也显著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0.38亿元,同比增长201.17%;归母净利润达17.63亿元,同比大增345.3%。在此背景下,做市业务的加入,将进一步打通自营投资与客需服务的联动链条,提升整体资产配置效率和客户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两融余额近期维持在12亿元以上高位,融资交易活跃,反映出市场对其整合成效的认可。此次获得做市资格后,有望吸引更多机构客户参与期权套利、对冲等策略交易,带动经纪、托管等配套业务增长。未来随着更多期权品种扩容,做市业务或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具体成效还需观察其做市策略执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市场环境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国联民生正从一家区域性券商加速蜕变为具备全业务链能力的中型综合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