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暂停又恢复,工行黄金业务“过山车”
中国工商银行在2025年11月3日上演了一场令人意外的业务调整“反转剧”。当天上午,工行发布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风险管理要求,自即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及提取实物申请。然而仅仅数小时后,晚间再次公告,宣布已恢复上述所有业务的受理。投资者可通过营业网点、手机银行App等渠道正常办理。这一快速回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几乎同一时间,建设银行也宣布暂停部分黄金相关业务,包括易存金的实时买入、定投新增及实物兑换等操作。民生银行则调整了积存金交易时间。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多家银行集中行动,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发布的黄金税收新政密切相关。该政策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实施增值税免征或即征即退,并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进行差异化处理。银行需对内部系统进行适配升级,以符合新规要求。
与此同时,周大福等珠宝品牌已宣布因新政带来采购成本上升,对部分黄金产品价格进行上调。A股与港股黄金概念股当日普遍下挫,潮宏基跌停,周大福、老铺黄金跌幅超7%,市场情绪明显承压。
我看这次“闪停又重启”的背后逻辑
说实话,看到工行这一天之内把业务从“暂停”到“恢复”,我第一反应是:这操作太罕见了。但仔细梳理下来,其实并不难理解。在我看来,这并非管理混乱,而是一次高度敏感环境下的快速应急响应与技术调试过程。
首先,黄金税收新政直接影响银行积存金业务的税务核算与系统结算逻辑。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银行需要时间完成IT系统改造。工行上午暂停、当晚恢复,说明其技术团队反应迅速,流程调整效率高。这种“短暂停摆”反而体现了其风控机制的严谨——宁可暂时关闭入口,也不在规则未明时放任交易。
其次,结合中信建投研报观点,非投资类黄金企业将面临进项税抵扣减少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投资金条销售则可能受益。工行作为最大国有行,其如意金积存本质是面向个人的投资型黄金产品,理论上更契合免税导向。因此,短暂调整后重启,既合规又维护了客户体验。
再看资金面,工行(601398)今日主力净流入达1.48亿元,行业整体净流入17.86亿元,说明市场并未因短期波动产生恐慌,反而有资金借机布局。技术面上股价处于中轨与上轨之间,多方仍占优。
我认为,这次事件恰恰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在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工行不仅牵头编写《2025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弹性。短期震荡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稳住节奏。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该关注的不是这一次“插曲”,而是黄金作为抗通胀资产,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长期配置价值是否依然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