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今日上午发布公告,自2025年11月3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公告明确提及此次调整受宏观政策影响,并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执行以及赎回、销户业务仍可正常办理。
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从公开信息看,这是在本轮黄金价格大幅波动后,首家国有大行对外公告暂停部分黄金积存业务。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1点30分,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价格较年初分别上涨超52.65%和52.28%,金价持续高位运行。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此给出解读。有头部股份行贵金属业务负责人表示,工行如意金的业务调整应该主要涉及实物金的积存,这是工行的自营业务,涉及到开票问题。该人士强调,大部分银行的积存金都是账户类业务,基本不受影响。这一判断得到多位受访银行和研究人士的认同。
从政策层面观察,此次调整恰逢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公告实施第三天。该政策自11月1日起执行,明确区分黄金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规范发票管理与合规要求。一位长期研究贵金属的宏观分析师指出,涉及到实物黄金业务的话,应属于税收政策后续连锁反应,因为实物黄金买卖进一步明确了增值税要求,相关机构因此进行调整属于正常情况。
对比其他银行反应,今日上午多家银行人士回应财联社记者问询时表示,暂无调整该行积存金业务的打算。一名银行人士明确表示,应该不是窗口指导,目前没有接到有关部门就积存金业务的相关最新通知。
回顾历史,在2022年国际金价由涨转跌的动荡关口,包括工行、建行等在内的多家大行也曾发布过暂停黄金投资相关业务的公告。此次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银行在贵金属价格剧烈波动时期的常规风控举措。
从业务实质看,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是客户在建立如意金积存账户的基础上,对工行如意金条进行主动积存或定期积存。对于积存的如意金,客户既可以选择赎回获得现金,也可以到该行提取实物。这种业务特性决定了其在税收政策调整时更易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对黄金积存业务的调整从10月就已开始。当时金价一路飙升,市场热度攀升,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通过提高门槛来应对市场波动。
从市场表现看,工商银行股价今日表现稳健,截至午盘上涨2.49%。这反映出市场对此次业务调整的理解趋于理性,并未过度解读为系统性风险信号。作为市值超2.8万亿的国有大行,工商银行此举更多体现其审慎经营原则和对监管政策的及时响应。
在黄金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银行业对相关业务的调整折金融机构对市场风险的警惕。随着黄金税收新政的落地实施,市场参与各方都在适应新的规则环境,这个过程必然伴随业务模式的优化与重构。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