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黄金续写新高——现货黄金10月15日首次站上4200美元/盎司。而白银也在昨日攻破53美元/盎司历史关口,金银价格上涨成为近期最瞩目的市场主线之一。

一路飙涨的价格,助燃了投资热情。不过,昨日金银价格在冲高后“跳水”,盘面连日来的波动引发投资者的担忧。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近期也陆续调高贵金属投资门槛并发布风险提示,其短期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金银行情
10月以来,国际黄金、白银价格接连攻破历史关口,掀起升浪。
截至10月15日,伦敦现货黄金(下称“伦敦金”)10月以来涨超9%,伦敦现货白银(下称“伦敦银”)涨超13%,超出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14日伦敦银攻破53美元/盎司的历史关口,随后有所回落。而到了15日黄金继续上扬,截至16点25分,伦敦金盘中再创4218.13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伦敦银反弹超2.7%。

五矿期货贵金属研究员钟俊轩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昨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鸽派讲话,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催化黄金再攀高峰。
当地时间周二,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暗示,美联储长期推进的缩表计划,可能在未来数月结束。
这一信息支撑了市场对本月美联储再次降息的预期。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在月底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98%。
高盛曾在12日的报告中提出,黄金、白银价格的进一步走高,主要源于二者都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带来的私人投资资金流入。
不过,二者上涨的节奏并非完全同步。东证期货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颖告诉上证报记者,在金价创新高后,市场会做多贵金属板块相对低估的品种,此轮白银和铂金等均出现了补涨行情,且由于弹性较大,其涨幅超过黄金。
白银“后来者居上”,迅速传导到投资市场。同时,伦敦现货白银市场库存短缺,导致的逼空行情也共同将银价推向了新高度。
“越涨越买”情绪升温
多家银行提示贵金属投资风险
当金银价格“比翼齐飞”,“越涨越买”的投资情绪也不断升温。“黄金”“白银”词条屡次登上热搜榜单,社交平台上关于投资金银的讨论热烈,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投资金条银条、黄金ETF的经历。
记者了解到,国庆中秋假期一过,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深圳水贝市场便开启了一轮“囤银”热。
“这几天卖白银卖疯了!”档口商家阿娟(化名)告诉上证报记者,金价一直高位上涨,他们便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白银,“买的人很多,每晚有几十吨的银料运到水贝。”

10月13日摄于深圳水贝市场
“现在白银原料进货价不但要比大盘价高几毛钱,还要靠抢才能拿到货。银条更是天天断货。”不过,面对震荡加大的走势,阿娟也在犹豫,是否还要再囤15公斤银料。
经过连续冲高后,昨日金银价格突发回落,后市美联储利率决议、全球关税风险、获利了结等都会放大价格波动。
因此,多家银行近期调高贵金属投资门槛,并发布风险提示,部分机构也对贵金属的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
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提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建议投资者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
其中,工商银行时隔5天再度发布风险提示。该行10月15日补充道,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避免单一重仓黄金,通过定投等方式配置黄金资产。

工商银行官方网站
10月14日,中国银行宣布从10月15日起,购买积存金产品(一种黄金投资的储蓄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

中国银行官网
此外,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也于近期提高了积存金产品的购买门槛。
广发期货提醒,短期看,在10月底APEC会议前,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另外金银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空头已积累较大亏损。在整体流动性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多头回补或导致价格波动加剧,建议投资者单边谨慎参与,做好止盈止损。
高盛认为,目前伦敦市场以高价吸引白银从美国等地回流,预计其流动性将逐步恢复。但由于白银缺乏各央行的结构性买盘支撑,其价格极易受到资金流向影响,即便是短暂流出也可能引发过度回调。因此在短期内,白银的波动性及下行风险将显著高于黄金。
机构:贵金属长牛行情持续演绎
尽管短期暗藏风险,但多家机构中长期看多逻辑不变。
瑞银继续倾向于持有白银多头头寸,将回调视为增持的机会。瑞银认为,由于电子产品和光伏应用领域的需求推动,白银的工业应用需求也持续为其价格带来支撑。银价有望在2026年达到55美元/盎司的水平。高盛也表示,白银中期走势仍趋于上涨。
中信建投期货在其14日的研报中称,当前贵金属长牛行情正持续演绎。在长期利多的环境中,短期支撑因素并不一定充分,有时仅需一些催化因素的扰动就会带动行情快速推进。进入9月后美元信用的进一步下降,将为贵金属行情积累长线利多因素。
此外,美国银行日前上调了2026年金、银价格预测,目标金价至5000美元/盎司,目标银价至65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