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回调!
今天早盘,银行板块突然下跌。港股市场,内银股集体下挫,其中,盛京银行一度跌超8%,招商银行一度跌超5%,邮储银行、工商银行跌超4%,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跌超3%,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跌超2%。A股市场,银行股亦是明显走弱,华夏银行大跌超8%,北京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跌幅一度都超3%。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板块最近两年积累了很多盈利盘,而随着一季度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市场对于这个板块的预期可能开始走弱。另一方面,由于近期不少银行调低了存款利率,市场也在预期降息降准。再加上PMI数据走弱,承担宏观经济重任的银行可能需要休整。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有“一鲸落万物生”的传统,随着银行板块走弱,成长股亦迎来不错的涨幅,早盘上涨个股将近4000只,算力、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中的部分个股表现强势。
银行股集体下跌
在经历了持续的新高之后,银行股迎来了大幅杀跌。A股银行板块今天早上跌幅超过2%,华夏银行等跌幅居前。港股市场跌幅更大,港股银行板块跌幅接近3%。盛京银行一度跌超8%,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跌幅超过4%。

一季报业绩逊于预期可能是银行股集体回调的直接原因。从近期公布的一季报来看,华夏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50.63亿元,同比下降14.04%;建设银行一季度净利833.5亿元,同比下降3.99%;工商银行一季度净利841.6亿元,同比下降3.99%;中国银行一季度净利543.6亿元,同比下降2.90%;招商银行一季度净利372.8亿元,同比下降2.08%;邮储银行一季度净利252.4亿元,同比下降2.62%。
另外,4月25日的高层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近期,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可能也开始升温。有宏观经济分析师认为,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预计降息幅度或达到0.3个百分点;降准幅度或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
比较有意思的是,公募基金从始至终,对于银行股似乎没有“爱意”。来自浙商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8日,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共超配7个行业,低配23个行业。超配前五的行业有电子(+5.8%)、食品饮料(+5.0%)、电力设备(+2.9%)、医药生物(+2.2%)和家用电器(1.7%),低配前五的行业有银行(-2.2%)、机械设备(-2.0%)、基础化工(-1.9%)、计算机(-1.8%)和交通运输(-1.5%)。
成长股再度崛起
事实上,4月份以来,成长股的表现并没有以银行为首的红利出色。而市场方面亦频频出现风格摇摆的现象,即红利上涨往往对应着成长调整,而红利调整往往也会引发成长的反攻。
今天,格局亦是如此。A股华为产业链、智谱AI、信创、算力等方向领涨,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4000只。算力概念股延续强势,鸿博股份4连板,浙文互联、超讯通信、电光科技、东方材料涨停,亚康股份、恒锋信息涨幅居前。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短期之内风格的彻底转变呢?
分析人士认为,这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成长股的基本面彻底好转,二是国债收益率预期能持续走高,三是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
首先,来看基本面。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关税约束之下,成长股的行情可能仍局限于少数高科技行业的轮动。
其次,来看国债如何演绎。近期,30年国债ETF再度走出了向上趋势,国债收益率相应走低,这也是银行等红利股走弱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来看,未来国债收益率大幅走高的概率并不是太高。因此,银行股的跌幅可能也不会太大。
第三,由于外部约束的存在,4月份整个市场的量能处于萎缩状态。若后续市场仍处于防守姿态,量能可能难以有效放大。在这种背景之下,整个市场的热点亦会缩圈。因此,变数在于对贸易争端预期的改变。若预期向好,叠加美联储降息或扩表,整个市场的机会又会多很多。